第134章 多景楼台《春江宴》!(1 / 5)

加入书签

第134章 多景楼台《春江宴》!

金陵。

明月楼。

雕朱栏外,秦淮河上画舫流光,丝竹声隐约飘来。

二楼雅间内,觥筹交错,酒香氤氲。

江行舟一袭青衫,被韩玉圭、曹安、薛氏兄弟等,数十位江州同窗故友围在中央,众人举杯相贺,笑声朗朗。

“江兄此番荣膺‘江南四大才子之首,当浮三大白!

据我所知,我们江州府近五十年来,未曾有人得此封号了!”

曹安满面红光,将酒盏重重一碰。

“侥幸!”

江行舟摇头轻笑,眼角却掩不住意气风发的神采。

若非江南书社的周敦实老翰林愿意提携,他也无法得此殊荣。

酒至微醺,江行舟正欲扬手唤小二结账,却见明月楼大掌柜已领着四名伙计疾步而来。

那掌柜约莫知天命之年,身着云纹锦缎长衫,腰间羊脂玉佩随着步伐叮咚作响,此刻却将身子躬成满月,一张圆脸笑得褶子都挤作一团。

“给江公子见礼了!”

未等江行舟回应,掌柜已竹筒倒豆子般说道:“咱们金陵府自诞生江南四大才子,就有不成文的规矩。

江南四大才子这等文坛魁首,但凡在酒楼、茶肆、画舫、歌台这些雅处,一应酒水茶点皆是分文不取!

若是携了亲朋故旧宴饮,其他宾客的账目统统按七折算!”

他搓着手,腰弯得更低,满脸堆笑。

这“江南四大才子”的封号可不是虚名。

在江南士林中的声望如春江潮水,号召力极强。

但凡他们驻足之处,必引得无数文人墨客争相前往。

金陵城的商贾们早把这笔账算得门清。

且不说四大才子自带的人气能让酒楼座无虚席,

若是众士子们在酒楼吟诗,兴致勃发,当场写下一二篇[达府、鸣州]级的墨宝,更是发了!

酒楼必定抄录一份,以精美卷轴将诗词文章裱在墙壁、梁柱最显眼处,恨不得将自己招牌都更名!

从此,此处成为文人墨客必游的盛景。

江行舟在秦淮画舫诗会,所著的四篇鸣州级诗词文章,如今皆已被抄录,裱成丈二金屏,引得多少文人掷金求观。

日日皆有书生排队,学子们争相设宴。

掌柜偷眼瞧着江行舟的神色,心里已拨起算盘,今日若能留下半阙新词,明日就能让楼前多挂一块“江南第一才子江郎题笔”的金字招牌。

想到此处,脸上的笑容又热切了三分。

“竟有这等好事”

陆鸣手中折扇“唰”地收起,眼睛瞪得溜圆,这可省了近小半的钱。

“这江南才子的名号,倒比想象中更实惠些!”

薛家兄弟对视一眼,突然拍案大笑:“妙极!往后咱们去秦淮河画舫听曲,定要拉着江兄同往!”

“正是!”

韩玉圭促狭地眨眨眼,“这‘江南才子的金字招牌,可不能白白浪费了。”

窗外,烈阳正悬在秦淮河上,将粼粼波光映照得如同碎金。

众人正谈笑风生之际,忽听楼梯处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只见一名身着皂衣的府衙差役班头匆匆上楼,目光一扫,便朝江行舟快步走来,抱拳行礼道:“江公子,可算寻着您了!”

他双手恭敬地递上一封烫金请帖,道:“刺史韦大人今晚在金陵城,多景楼设宴,邀一众江南名流,特意叮嘱务必请江南四大才子.尤其是江公子,赏光赴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