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 什么情况啊这是?!【求月票】(2 / 7)
报复,这不这么快就已经来了么?
尤其鄢懋卿还点名让他弹劾赵文华,赵文华可是通政使,所有上呈的奏疏都要经其之手,这根本就是逼他往刀口上撞!
要知道赵文华的背景可不简单。
他非但与东南势力来往密切,有时甚至直接出面替东南势力代言办事。
当初父亲严嵩将赵文华收为义子,也正是看重这一点,希望借助赵文华与东南势力产生联系,在朝廷中获得更大的助力。
而他之所以会向鄢懋卿妥协。
其实也只是权衡之后,两害相较取其轻罢了。
毕竟官身就是一道护身符。
如果没有这个官身,只需随便一个无赖的检举,顺天府衙门或锦衣卫便可以直接将他拘传入狱,甚至死在狱中都未必有人过问。
而有了这个官身,尤其还是京官。
那么无论是何品秩,无论有何过错,便都必须上报皇上裁决,任何人不得擅自处置。
相比前者,他觉得就算让皇上得知他此前的不法罪行,也总比不明不白的被打入监狱,甚至被人害的死在狱中要好。
毕竟他爹严嵩如今正在为皇上办事。
皇上不看僧面看佛面,总归还是会以大局为重,对他手下留一些情。
再者说来。
贪墨受贿,奢僭逾制,纵仆虐民,乃至殴辱堂官……这些事情虽然听着可怕,但在皇上眼中其实都只不过是一些无关痛痒的小事罢了。
这点他爹严嵩此前便无数次与他说过。
这些罪行在皇上那里是要不了命的,只要忠心为皇上办事,都可以被皇上宽恕、甚至是纵容。
这才是他向鄢懋卿妥协的主要原因,也是心中的底气。
不过饶是如此。
他现在心中也还是不自觉的惶恐起来。
因为这还是他生平头一回面对皇上问责降罪的圣旨。
尽管他贪墨的数额、奢僭的程度、纵仆虐民和殴辱堂官都只能算是小打小闹,放在其他那些权贵面前根本不值一提(现在严嵩还不是内阁首辅,并未权倾朝野,严世蕃的那些更加令人发指的恶行自然也还没权力和机会做出来)。
但此刻被皇上亲自问责,还是承受着难以想象的心理压力。
只不过……
为什么是“詹事府即行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