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严公子(3 / 4)

加入书签

    可千万别小看了庶吉士。

    庶吉士等同于进士中的优选官培生,将会和状元、榜眼、探花一同进入翰林院观政学习。

    而翰林院又是内阁大学士最重要的来源,在这里任职的官员未来都有一步登天的机会,含金量绝不比状元、榜眼和探花低。

    只不过皇上此举明显另有用意。

    这对于此生而言,是祸是福恐怕也需另当别论……

    ……

    傍晚。

    豫章会馆。

    “相关明日传胪,诸位年兄可有什么可靠的小道消息?”

    “年兄说笑了,既是小道消息,何来可靠之说?”

    “说起来,这个时候黄榜二甲三甲的名籍已经填完了吧,不知我们之中有几人能中二甲?”

    “这次殿试我发挥不佳,二甲是不敢想喽……”

    “年兄不可妄自菲薄,以年兄你的文采,时运来了高中状元也并非不可。”

    “年兄莫再揶揄我了,要我说啊,与其白日发梦,倒不如抓紧准备馆选,如今严部堂执掌礼部,我等又挂搭在豫章会馆,保不齐看在同乡的份上,还能侥幸选上个庶吉士……”

    “……”

    鄢懋卿一边沉默干饭,一边听着几个同科年兄东一嘴西一嘴的闲聊。

    京城共有两处江西人士捐资建设的会馆。

    其中一处叫做江西会馆,另外一处就是豫章会馆。

    这种会馆有一个更加直白还带点谐音梗的名字

    ——进士房。

    顾名思义,这地方就是给进京参加殿试的考生提供便利的居所。

    而能够进入殿试的考生,已经是无可争议的进士,一只脚已经踏进了大明官场的门槛。

    因此捐资建设会馆的人,也并非完全是重乡谊做慈善,其中不乏提前拉拢门生、投资新秀的心思。

    鄢懋卿是江西丰城人,穿越过来的时候,就已经挂搭在了豫章会馆。

    据说豫章会馆是近几年才筹建而成的,牵头捐资的不是旁人,正是如今的礼部尚书严嵩,他是江西袁州府分宜人。

    而江西会馆的历史与名气则要相对更大一些。

    因为江西会馆如今最大的捐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