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岁寒知国帑·铁税冰河(1 / 2)

加入书签

皇帝手指敲击龙椅的“哒哒”声,仿佛带着某种魔力,让金銮殿内的空气彻底凝结。每一个音节都敲在群臣紧绷的神经上。

敲击声终于停下。皇帝的目光缓缓垂落,扫过阶下诸臣,最终定格在宰相张居中的脸上。那目光平静无波,却让久经宦海的老宰相也感到一股无形的压力。

“预征…”皇帝缓缓开口,声音带着一丝难以捉摸的意味,“张相老成谋国,所言…亦不失为一策。” 此言一出,太子党众人如周文正、吏部尚书刘海涛等人,神色微松。右都御史宋怀瑾等清流则面露急色。

“然,”皇帝话锋一转,如同冰棱断裂,“宋怀瑾所虑,亦非杞人忧天。前明覆辙,殷鉴不远。预征之害,在于层层盘剥,最终民不聊生,官逼民反。” 他目光转向卢俊峰和工部尚书潘训季,“卢俊峰,潘训季。”

“臣在!”两人立刻躬身。

“去年长平水患,你们办得妥当,朕心甚慰。”皇帝的语气听不出喜怒,“那八十万两赈灾银,十五万石粮,从国库拨出,到发放灾民手中,可曾短了一分一厘?可有官员从中渔利?”

卢俊峰和潘训季心中俱是一凛。皇帝此时重提长平赈灾,绝非仅仅褒奖那么简单!这是在敲打,也是在警告——连专款专用的赈灾银粮都能被盯上,更何况是预征这种可以上下其手的“活钱”?

卢俊峰深吸一口气,斩钉截铁:“回陛下!长平赈灾,臣与潘尚书亲临坐镇,户部、工部、地方官员协同,所有银粮发放皆有详细册档,按户按丁,由灾民亲自画押领取,并派御史现场监督。臣敢以身家性命担保,绝无分毫克扣挪用!若有,臣请陛下治臣失察之罪,万死不辞!” 他必须把这条路彻底堵死,才能让预征的提议少一分被攻讦的理由。

潘训季也立刻跟上:“陛下,臣可作证!长平河堤溃决,乃天灾。赈灾款项,专款专用,工部负责河工修复,户部负责钱粮发放,账目清晰,经得起任何查验!若有贪墨,天厌之!” 这位清流工部尚书,话语铿锵,带着一股技术官僚的耿直。

“好。”皇帝淡淡应了一声,听不出情绪,“既然长平之事办得干净,可见事在人为。预征与否,暂且搁置。卢俊峰,范畴方才所言,勋贵豪强隐匿田产,逃避赋税,积弊甚深。户部对此,可有章程?”

话题陡然转向勋贵!矛头似乎指向了那些根基深厚的利益集团,其中不乏太子、武王甚至晋王的支持者。殿内气氛再次微妙起来。

卢俊峰精神一振,这正是他清流一派力主之事:“陛下!勋贵豪强倚仗特权,勾结地方胥吏,以‘投献’、‘诡寄’、‘飞洒’等手段,将田产寄于功名、官身之下,逃避税赋,此乃顽疾!臣以为,当行‘清丈田亩’!由朝廷派出得力干员,分赴各省,重新丈量土地,核实田亩归属,追缴历年积欠!此乃正本清源之策!” 他目光灼灼,看向右都御史宋怀瑾,寻求支持。

宋怀瑾立刻出列,声如洪钟:“陛下!卢尚书所言极是!清丈田亩,势在必行!此非仅为解一时之困,更为社稷长治久安!田赋乃国之根本,根基不清,税源不明,纵有金山银山,亦如沙上筑塔!臣请陛下下旨,严令清丈,无论王公勋戚,一视同仁!若有阻挠,严惩不贷!” 清流一派的斗志被瞬间点燃。

“清丈?”兵部尚书王振武冷哼一声,终于按捺不住,“说得好听!清丈田亩,牵涉何等之广?地方盘根错节,豪强视田土如命!派员下去?派谁?谁能保证公正无私?谁能保证不激起民变?此策耗时日久,远水难解近渴!眼下九边将士等着米下锅,等着银子养家!等你们清丈出结果,黄花菜都凉了!我看,还是张相所言预征,或兵部范畴所言裁汰冗兵,更为实际!” 他直接点出“裁汰冗兵”,将球踢回给范畴和清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