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雪夜无痕(1 / 3)

加入书签

上京城的冬天来的又急又快。

铅灰色的云层低垂,如同浸透了墨汁的棉絮,沉甸甸地压在鳞次栉比的屋脊之上。朔风卷着细碎的雪沫,如同无数冰冷的钢针,抽打着行人的脸颊。入夜,风势渐猛,鹅毛大雪终于倾泻而下,天地间一片混沌。不过两个时辰,整座上京城便裹上了一层厚厚的银装,街巷难辨,万籁俱寂。

城南,“悦来客栈”那盏在风雪中摇曳的昏黄灯笼,成了这片白色死寂中唯一跳动的光点。

客栈大堂内,炭火在黄铜火盆里噼啪作响,勉强驱散着从门窗缝隙钻入的刺骨寒意。掌柜赵老栓佝偻着腰,往火盆里添了几块新炭,橘红的火光映着他沟壑纵横、写满愁苦的脸。老板娘翠花坐在柜台后,噼里啪啦地拨着算盘,眉头紧锁,不时抬头忧心忡忡地望一眼门外肆虐的风雪。

“这鬼天气…生意本就难做…”赵老栓叹口气,声音沙哑,“李员外那笔货款…怕是又要拖了…”

“拖?”翠花停下算盘,冷笑一声,“那李扒皮!心比炭还黑!说好上月结清,拖到现在!再拖下去…咱这店…怕是要抵给他了!”她眼中闪过一丝怨毒。

大堂角落,一个穿着洗得发白青衫的年轻书生周文博,正借着油灯微弱的光线,埋头抄写着一卷残破的书籍。他面容清瘦,手指冻得通红,不时呵口热气暖手。桌上放着一碟几乎没动的咸菜和两个冷硬的窝头。听到“李员外”三字,他握笔的手猛地一颤,一滴浓墨洇开在纸上,污了刚抄好的半页字。他死死盯着那团墨渍,嘴唇抿成一条苍白的线,眼中翻涌着屈辱与不甘。

“李半城…李半城…”他低声念着,声音带着刻骨的恨意,“逼死我爹…夺我家田…害我娘含恨而终…此仇不报…枉为人子!”他猛地攥紧拳头,指甲深深陷入掌心。

另一边,一个穿着半旧棉袍、背着药箱的中年男子孙济世,正小心地给一个五六岁、咳得小脸通红的男孩把脉。男孩的母亲,一个荆钗布裙、面容憔悴的妇人王氏,紧紧抱着孩子,眼中满是焦虑。

“孙大夫…我儿…我儿怎么样了?”王氏声音颤抖。

孙济世收回手,眉头微蹙:“风寒入肺,有些凶险。我这有副方子,先煎一剂服下,夜里若高热不退,需即刻叫我。”他打开药箱,取出纸笔写方子,动作间带着医者的沉稳。只是…当他目光不经意扫过楼梯方向时,眼底深处掠过一丝难以察觉的阴霾。李半城…那个半月前仗势强夺了他祖传治肺痨秘方的豪商…此刻就住在楼上最好的天字一号房!那秘方…是他家三代心血!却被李半城轻飘飘一句“此方利国利民,当归大药堂所有”便夺了去!断了他悬壶济世、安身立命的根本!

“多谢孙大夫!多谢孙大夫!”王氏连连道谢,接过方子,抱着孩子匆匆回房。

孙济世默默收拾药箱,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箱角一处细微的刻痕——那是他祖父留下的印记。他抬头望向二楼那扇紧闭的房门,眼神冰冷如窗外风雪。

楼梯上传来沉重的脚步声。富商李半城裹着名贵的紫貂大氅,腆着肚子,在两名健仆的簇拥下走下楼梯。他红光满面,志得意满,与客栈内压抑的气氛格格不入。

“赵掌柜!”李半城声音洪亮,带着居高临下的傲慢,“明日雪停,备好车马!老爷我要去城东验一批新到的皮货!”

“是…是…李员外…”赵老栓连忙弓腰应道,脸上挤出一丝比哭还难看的笑容。

李半城目光扫过大堂,在周文博身上停留一瞬,嘴角勾起一丝轻蔑的弧度:“哟,这不是周秀才吗?还在抄书呢?啧啧…这字…可不如你爹当年喽!可惜啊…周家那几十亩好田…如今都姓李喽!哈哈哈!”他大笑着,带着仆人走向饭桌,留下周文博脸色惨白,浑身发抖。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