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诡夜行·初到峒川(2 / 4)
,初至峒川,日后还需仰仗诸位同心协力,共襄王事。”
“大人言重了!”赵文瑞连忙道,“大人代天巡狩,乃峒川之幸!下官等定当竭尽全力,辅佐大人,不负圣恩!”他侧身让开道路,做出延请的手势,“大人一路辛苦,请先入城歇息。府衙已备下接风宴席,为大人洗尘。”
“有劳赵知府。”穆之微微颔首。
在赵文瑞等官员的簇拥下,穆之一行人穿过高大的城门洞,正式进入了这座南疆重镇——峒川城。那辆象征着巡察使身份与威严的玄色行轩,也缓缓驶入城中。
渊彩与观察
渊彩跟在队伍稍后的位置,好奇地打量着这座风格混杂的边城。她依旧是那身简单的苗布衣裙,发间簪着山花,颈间银铃随着步伐发出清脆的声响,在这群官袍顶戴的官员队伍中显得格外醒目。她本就是出来游历的,默陵驿馆的经历让她对穆之这位“孤大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便顺理成章地跟着车队来到了峒川。此刻,她那双明亮的眼睛如同最敏锐的探针,扫过街道两旁好奇观望的汉人、苗人、侗人混杂的居民,扫过那些风格迥异的建筑,嘴角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这座城,比她想象的要有意思得多。
知府赵文瑞显然也注意到了这位气质独特的苗家少女,他目光在渊彩身上短暂停留,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但并未多问,只是热情地引着穆之向府衙方向走去。石崇山则跟在赵文瑞身侧,偶尔低声向知府介绍着什么,目光扫过渊彩时,眼神深处掠过一丝复杂难明的光芒。
接风宴设在知府衙门宽敞的正堂。堂内灯火通明,巨大的红木圆桌上,已摆满了各色菜肴,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极具侵略性的酸辣香气,与中原宴席的精致温雅截然不同。
知府赵文瑞引穆之坐于主位,自己陪坐下首。阿月(阿尔忒弥斯)坐在穆之身侧,东野轩、慕婉儿依次而坐。渊彩则被安排在稍远些的位置,与几位府衙属官同席。石崇山作为通判,坐在赵文瑞另一侧。
“孤大人,诸位贵客,请!”赵文瑞举杯示意,笑容满面,“薄酒粗肴,不成敬意,权当为大人及诸位接风洗尘!这第一杯,下官代表峒川府上下,敬大人一路辛苦!”
众人举杯。杯中是一种色泽微黄、略带浑浊的米酒,入口微甜,后劲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酸涩,正是南疆特有的“咂酒”。
酒过一巡,菜肴便流水般端了上来。最引人注目的,是桌子中央一口巨大的黑陶锅,里面翻滚着深红色的汤水,浓郁的酸香混合着辛辣扑鼻而来——这便是闻名遐迩的苗家酸汤。锅中炖煮着鲜嫩的河鱼、肥厚的山菌、以及切成块的豆腐。
“孤大人,请尝尝这酸汤鱼!”石崇山殷勤地起身,用长柄木勺为穆之舀了一碗汤,又夹了一块鱼肉,“此乃我南疆待客头道菜!用山泉活鱼,配以本地特产的毛辣果(野生小番茄)、糟辣椒,加上木姜子、山奈等十几种香料,发酵熬煮而成,酸辣鲜香,开胃驱湿!大人小心,这酸辣劲儿,初尝可能有些冲,但回味无穷!”
穆之依言尝了一口。一股霸道的酸味瞬间席卷味蕾,紧接着是火辣辣的灼烧感,直冲头顶,让他眉头微不可察地一蹙。但随即,一丝鱼肉的鲜甜在酸辣的余韵中缓缓渗出,确实别具风味。他微微颔首:“风味独特,果然名不虚传。”
接着是血豆腐,暗红色的方块,口感奇特,带着淡淡的腥气和韧劲;山蕨粑,用蕨根粉制成,软糯清香,是难得的温和之物;腊肉炒折耳根,腊肉咸香,折耳根(鱼腥草)气味浓烈,口感脆爽;煳辣子炒牛肉,牛肉鲜嫩,裹着厚厚的、焦香火辣的煳辣椒面,令人额头冒汗;还有竹筒饭、油炸蜂蛹、凉拌树花菜(一种山野菜)等等。
石崇山成了宴席上最活跃的“解说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