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沥青石(2 / 3)

加入书签

天气暖和,让太阳晒上半日,沥青就会稍微软化,到时候咱们再进行提纯。”

赵承彦一边说,一边用手触摸沥青,感受着它的软化程度。

半日过后,阳光下的沥青果然变得柔软。

赵承彦让人将沥青铲进特制的大铁锅,铁锅架在砖石砌成的灶台上,灶下烧着干柴。

“提纯沥青要用慢火,火太旺会把沥青烧糊,影响质量!”

赵承彦守在灶台旁,不时用木棍搅动铁锅中的沥青。

随着温度升高,沥青渐渐融化成黑色液体,表面浮起一层杂质。

工匠们用细麻布制成的滤网,将杂质过滤掉,纯净的沥青液体顺着石槽,流入埋在地下的陶罐中,自然冷却。

有了沥青,海防城市面貌进一步改善。

开采还在继续,一船又一船沥青,已经被运回了海防、琉球、舟山,以及顺化、西贡等新兴城市。

“现在,该让大家见识见识沥青的用处了!先从铺路开始,把海防的主干道修一修。”

朱祁镇说道。

很快,海防便忙碌了起来。

修路首先是从城市主干道开始。

“大人,所有沥青块都已运到,共计三千块,每块重五十斤,都是按您的要求提纯过的!”

负责运输的校尉快步上前禀报,郑子墨点头,手指向码头旁的临时堆场。

“先将沥青块卸到堆场,派十名士兵看守,再征发安南苦力,如果不够雇些老百姓,准备完成之后便开始铺路。”

郑子墨手持木尺,在路面上划出一道道白线:

“横竖主干道宽10丈,辅路6丈,两侧各七尺五供行人与挑夫行走。先将旧路的碎石、杂草清理干净,再铺一层五寸厚的碎石垫层,务必夯实!”

工匠们立刻行动起来。

民夫们挥舞着锄头、铁锹,将旧路上的碎石与杂草铲到路边,堆成小山

牛车拉着石碾子,在清理后的路面上来回碾压,石碾子滚动的轰鸣声与民夫的号子声交织在一起。

这是一个旷日持久的工程。

郑子墨穿梭在人群中,不时弯腰检查碎石垫层的厚度,发现有处垫层薄了半寸,立刻让民夫补填碎石。

待碎石垫层夯实后,工匠们将沥青块搬进早已搭建好的大铁锅旁。

铁锅架在砖石砌成的灶台上,灶下烧着干燥的椰子壳,火焰舔舐着锅底,将沥青块慢慢融化成黑色的液体。

郑子墨让人取来少量石灰粉,撒进铁锅中,手持长木勺不断搅拌。

加入石灰粉为的是让沥青更耐用,经得起海风与雨水的侵蚀。

融化的沥青散发出淡淡的味道,便有工匠手持长勺,站在搭好的木架上,将融化的沥青均匀浇在碎石垫层上。

另外的工匠则手持木刮板,紧随其后,将沥青刮得平整光滑,确保没有遗漏的角落。

“沥青层要三寸厚,太薄不耐用,太厚容易浪费。”

郑子墨蹲下身,用手指触摸刚浇好的沥青,感受着它的温度与厚度。

铺路工程持续了一个多月,海防城的沥青路渐渐成型。

竣工那日,百姓们纷纷涌上街头,好奇地打量着这条乌黑发亮的道路。

一辆马车缓缓驶过,车轮在沥青路面上滚动,没有了往日在石子路上的颠簸,车厢里的瓷器稳稳当当。

车夫忍不住感叹:“这路比石子路平整多了!以后拉货再也不用担心瓷器被颠碎了!”

修路工程并未停歇,一条条黑色道路,在红河平原蜿蜒伸展,这个过程,可能要持续数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