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南洋十卫!(1 / 2)

加入书签

这些新兵,按成绩被分为四等。

第一等,加入新成军的兰芳第四镇,作为炮兵,共计500名。

第二等,加入新成军的兰芳第四镇,作为线列步兵,共计1500名。

第三等,加入新成军的兰芳第四镇,作为普通步兵,共计3000名。

第四等,加入新成军的南洋屯田军,作为屯田兵,共计3300名。

还有极少数存在性格缺陷,不服管教,不宜从军的,则被遣送煤矿矿井,与安南苦力一同劳动。

而一二三等,表现佼佼者,就是训练时能开小灶吃肉的那些,则被选拔为基层军官。

船队依次到达,培训轮番开展。很快,兰芳第四镇、第五镇,陆续成军。

第一、二、三镇的优秀士兵也在陆续换装武器。

目前每一个镇,拥有一个炮兵团,由两个炮兵营和一个辎重营组成,装备12磅拿破仑炮18门,6磅拿破仑炮36门。暂编500名炮兵,250名辎重兵。

除了炮兵团,还有一个线列步兵团,由三个线列步兵营组成,装备1550支“天雷1型”火枪。暂编线列步兵1500名。

至于其他的,则是3个步兵团和1个辎重团,以冷兵器为主,钢甲披甲率50%,皮甲披甲率50%,每个步兵团拥有一个抬枪连和一个臼炮连,装备若干抬枪与臼炮。

至于整个镇,则拥有一个直辖重炮营,装备12门18磅长管加农炮,6门24磅攻城炮。

而且,随着火枪生产的推进,今后,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换装火枪。

至于南洋屯田军,朱祁镇从疍民以及第三等新兵中陆续选出近六万人,按大明卫所制度,选拔出了南洋十卫。

南洋第一卫,驻屯纳土纳群岛。

南洋第二卫,驻屯婆罗洲古晋区域。

南洋第三卫,驻屯婆罗洲三发区域。

南洋第四卫,驻屯婆罗洲山口洋区域。

南洋第五卫,驻屯婆罗洲坤甸区域。

南洋第六卫,驻屯婆罗洲戴燕区域。

南洋第七卫,驻屯婆罗洲上候区域。

南洋第八卫,驻屯婆罗洲东万律区域。

南洋第九卫,驻屯婆罗洲高坪区域。

南洋第十卫,驻屯婆罗洲苏家丹那区域。

除了南洋第一卫驻屯纳土纳群岛,其余九卫,均被布置在婆罗洲西部,那个后世的兰芳共和国诞生的地方。

南洋十卫,每卫编制5600人,分前、后、左、右、中5个1120的千户所,每个千户所设10个百户所,百户所设总旗2个,但不再设置小旗。

因为,蛮荒区域,10人小旗危险系数太大,但到了50人的总旗,凭借犀利的兵器,一般土着很难吃得下。

至于军官,卫指挥使由朱祁镇直接任命,均为其三千营老部下。千户一级由指挥使任命,同样均出自三千营。

百户一级,则由千户从兰芳第一镇择优选拔,大多为连家船民,也有部分福建士兵。

总旗小旗,则由屯田军的士兵中选拔而出。

这些人装备这个时代的武器,板甲覆盖率10%,锁子甲与皮甲覆盖率均为15%。每人钢刀一具,弓箭一副。长枪、盾牌、小地图按总旗分配,抬枪、佛朗机炮、虎蹲炮、火药、大地图则按卫来分配。

卫所兵会被发放种子、农具和一个月的口粮,种田不收税,种多种少无所谓,只要你饿不死就行。

啃香蕉也行,抢野人也好,全凭你本事。

饷银则是每月1两,兰芳军最低标准。

不过纵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