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捉婿风云(2 / 4)
那王队正却面无表情,目光扫过在场众人,最后落在那伙精干仆人身上,微微点了点头,随即对李管事冷声道:“无论是谁家,不得当街聚众滋事!郑进士既已有约在先,尔等便不该强求。速速散去,否则休怪本官按律拿人!”
李管事脸色一阵青白,显然没料到皇城司的人会如此不给面子,而且明显偏向另一方。他狠狠地瞪了那伙精干仆人和郑獬一眼,悻悻地一挥手,带着人退开了。
那伙精干仆人则从容地向王队正拱手致谢,然后护着明显松了口气的郑獬,迅速登上马车,驶离了这是非之地。
陈砚秋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心中了然。那抢先“捉”到郑獬的一方,果然背景深厚,连皇城司都要行方便之门。只是不知,这背后究竟是哪位宗室贵戚,还是哪位深得帝心的近臣。
马车重新启动,驶过州桥。陈砚秋放下车帘,心中对汴京这“榜下捉婿”之风有了更深的体会。这不仅仅是放榜那一刻的争夺,更是一场贯穿整个放榜日,甚至延续数日的、涉及各方势力的持续博弈。新科进士们如同落入蛛网的飞蛾,被无数看不见的丝线拉扯,想要保持独立和清醒,难如登天。
抵达撷芳园时,已是申时三刻。园内一如既往的宁静雅致,仿佛与外界的喧嚣是两个世界。林振元正在书房等他。
“岳父大人。”陈砚秋躬身行礼,姿态恭敬。
林振元放下手中的书卷,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砚秋来了,坐。今日宣德门下,想必是热闹非凡吧?”
“确是盛况空前。”陈砚秋在下首坐了,斟酌着词句,“新科进士才俊辈出,各家亦是求贤若渴。”
林振元呵呵一笑,端起茶盏抿了一口:“什么求贤若渴,不过是场生意罢了。一笔用婚姻和前程做筹码的大生意。”他话说得直白,目光却锐利地看向陈砚秋,“你如今身在局中,当看得更明白才是。”
陈砚秋心中微凛,面上不动声色:“小婿愚钝,还请岳父指点。”
“指点谈不上。”林振元摆摆手,“只是告诉你,在这汴京城,尤其是在这科举放榜之时,你看到的每一桩‘姻缘’,背后都可能牵扯着朝堂格局的变化。便如今日,那安州郑獬,你可注意到了?”
“是。小婿回来时,恰见其在州桥附近被两家人争夺。”
“哦?”林振元似乎来了兴趣,“可知是哪两家?”
“一方是李参政府上,另一方…恕小婿眼拙,未能认出,但其仆从似与皇城司有些关联。”
林振元点了点头,并不意外:“是燕王府的人。”
陈砚秋恍然。燕王是今上胞弟,虽不直接参与朝政,但地位尊崇,影响力不容小觑。难怪皇城司也要行方便。
“郑獬策论中曾言及边贸损耗国帑,主张收紧,这便得罪了靠着边贸发财的李参政那一伙人。”林振元缓缓道,“燕王殿下早年曾督师西北,对边事亦有见解,或许正是看中了郑獬这一点,才出手将其纳入羽翼。一来得了人才,二来,也是打了李参政的脸面,煞了煞他们的威风。”
陈砚秋默默听着,心中却想,只怕燕王此举,也未必全然出于公心。笼络寒门进士以制衡朝中某些势力,本就是常见的政治手腕。
“那李参政吃了瘪,自然不会善罢甘休。”林振元继续道,“他动不了燕王府,但这口气总要出在其他地方。今日被各家争抢的进士不少,背后牵扯的势力盘根错节,这几日,汴京城里怕是少不了各种明争暗斗了。”
他话锋一转,看着陈砚秋:“我林家今日,也请了一位进士。”
“小婿看到了,是那位川蜀路的吴昉进士。”
“嗯。”林振元满意地点点头,“你可知为何选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