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骨卜惊变(2 / 2)
。当陈砚秋的断簪靠近时,液体突然凝成《星变应验录》的残页形状,记载着某次日食与科举案的关联:\"彗星袭昴,当取七骨\"。
\"太卜令!\"助祭的惊呼声中,郑玄圭突然栽倒在祭坛上。他的右手死死攥着那根景佑年指骨,指节因用力而发白。薛冰蟾翻过他的身体时,发现后颈处有个新鲜的针孔——与楚星河尸体上的完全一致。而死者左手紧握的纸片上,赫然写着陈砚秋的生辰八字。
巳时的阳光炙烤着祭坛。当赵明烛检查郑玄圭的遗物时,从太卜令的骨算筹筒底部摸出个鎏金铜丸。丸上刻着七杀星象,旋开后里面是团用头发包裹的黑色膏体——气味与陈砚秋每日服用的\"养神汤\"一模一样。
薛冰蟾解剖郑玄圭的尸体时,银刀在胃部划出诡异的靛蓝色液体。液体中悬浮着极细的磁石粉,在刀面组成微缩的贡院平面图。而图中\"紫微垣\"位置,嵌着半片未消化的鱼鳞纸——上面记载着下次骨卜的时间:\"靖康元年春分,七杀归位\"。
午时的暴雨突然倾盆而下。祭坛上的骨灰谶语被雨水冲刷,汇成一条蜿蜒的血线,流向太常寺台阶下的排水孔。陈砚秋顺着水流方向望去,只见孔洞处卡着根银针——针尾缀着的不是骨珠,而是颗人牙,齿根处的新月形缺口与韩似道的特征完全吻合。
当众人准备移走郑玄圭的尸体时,死者的右手突然松开。那根景佑年状元的指骨滚落地面,在青砖上敲出清脆的声响。骨节裂开的缝隙中,露出半张用睫毛写就的字条:\"七世骨血,癸水东归\"。
未时的闷雷在远处翻滚。陈砚秋拾起那根断簪,发现裂口处的磁石丝正指向太常寺档案库方向。而档案库屋檐下悬挂的铜铃,无风自动地响起了《黜落引》的调子——这是景佑年间,被贬官员离京时,太常寺必奏的哀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