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雁翎密码(3 / 3)

加入书签

刃点着隐形文字,\"他们连糊名誊录制都照搬了大宋,只是考官全是汉人。\"

许慎柔的茶枝突然剧烈震颤。

枝条指向白沟河上游——那里漂来七具浮尸,每具尸体的衣襟都用金线绣着本届落第举子的名字。最骇人的是这些尸体的右手食指都被切下,替换成刻有《论语》章句的象牙假指。

\"辽人的'指喻'。\"孟九皋的竹杖挑起一具浮尸的衣袖,露出臂膀上的刺青——那是幅微型《山河社稷图》,但幽云十六州被特意染成红色,\"他们在用尸体传递地形。\"

未时的阳光突然变得毒辣。

陈砚秋看着那些浮尸在烈日下迅速腐烂,皮肤下的刺青却越发清晰——这分明是用太医局\"金疮药\"混合磁粉刺入的真皮层的,只有尸体温度达到特定程度才会显形。当第七具尸体的刺青完全显现时,组合起来的图案竟是完整的《大宋进士分布与边防要隘对应图》。

\"这才是真正的雁翎密码。\"薛冰蟾的璇玑匣吸起一根漂浮的铁翎,翎管中空处塞着浸透药液的丝线,\"用尸体温度解码的地理情报。\"

孟九皋的断杖突然砸向河滩。

杖底震起的水珠在空中凝成《武经总要》记载的\"天覆阵\"——这是当年太宗皇帝亲授的防御阵型。水阵尚未成形,上游突然冲下艘无人的漕船,甲板上摆着十二面铜镜,正将阳光聚焦成致命的光箭。

陈砚秋的残印蜡块彻底融化。

蜡液流入白沟河,在水面形成薄薄的膜——这层膜意外改变了铜镜的光路,反射的光束反而射向了辽国方向。光斑掠过之处,芦苇丛中惊起数十只真正的信雁——它们的铁翎在阳光下组成流动的文字,正是当年澶渊之盟时,辽圣宗亲笔写下的\"兄弟之邦,永世为好\"。

\"迟了。\"许慎柔的茶枝指向析津府方向。那里的天空升起七道狼烟,排成北斗七星的形状——这是契丹传统的调兵信号,但每道烟柱都夹杂着磁粉,在空中短暂凝成宋体字的\"同文\"二字。

薛冰蟾的冰刃突然结满霜花。

刃身上映出的不是眼前的战场,而是汴京同文馆的屋脊——那里正有十二只信雁降落,每只都戴着与雄州相同的铁翎。最骇人的是其中一只雁爪上系着铜铃,铃铛的响动频率与皇城司传递密旨的钟声分毫不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