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血榜(2 / 3)

加入书签

带迸发出最后六枚钢针。它们在空中划出弧线,精准命中画舫桅杆的绳索。沉重的帆布轰然坠落,暂时挡住了箭雨。陈砚秋趁机冲向河岸,怀中的青铜眼珠突然剧烈震动起来。

汴河水在眼前分开。

不是比喻,而是真实的景象——浑浊的河水中出现了一条通道,青苔覆盖的石阶直通河床。陈砚秋想起慈恩寺地宫里,薛冰蟾的璇玑匣也曾引发类似异象。但这次出现的不是礼部地宫,而是艘沉船!

\"璇玑舫......\"孟九皋的胡子滴着水,\"真正的墨家宝船!\"

沉船的龙骨上缠着铁链,锁着具青铜棺椁。陈砚秋涉水靠近,发现棺盖刻着星图,而北斗七星的方位正好对应七个锁孔。他怀中的\"癸\"字眼珠突然飞出,精准嵌入天枢星的锁眼。

\"还差六枚。\"薛冰蟾抚摸着棺椁上的纹路,\"这是......\"

\"墨翟棺。\"孟九皋的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敬畏,\"传说装着墨家机关术的总纲。\"

陈砚秋突然按住两人肩膀。透过晃荡的水波,他看见画舫上放下十几条小舟,韩似道的紫袍身影赫然在列。更可怕的是文雁回也出现了——状元郎的独眼上罩着新打造的青铜镜,镜面反射的光束竟能在水中穿行!

\"开棺。\"陈砚秋咬牙道,\"没时间了。\"

薛冰蟾将璇玑匣残片按在棺椁上。令人牙酸的金属摩擦声中,棺盖缓缓移开一条缝。里面既没有尸骨也没有珍宝,只有一卷竹简浸泡在暗红液体中。孟九皋刚碰到竹简就缩回手——那液体是活墨!

\"《非儒》......\"老儒生声音发颤,\"墨家批判科举的禁书!\"

陈砚秋却注意到竹简旁的小瓷瓶。瓶身标签写着\"景佑三年进士试\",正是礼部地宫里见过的血卷容器。但这一瓶的液体格外粘稠,表面还浮着层金粉。

文雁回的青铜镜光束突然刺入水中。陈砚秋本能地举起瓷瓶遮挡,金光与血墨相撞的瞬间,整个河底沸腾起来!无数气泡从沉船缝隙喷出,每个气泡里都包裹着残缺的考卷。

\"原来如此......\"孟九皋在混乱中大喊,\"活墨是用落第者的血泪熬制的!\"

薛冰蟾已经展开《非儒》。竹简上的字迹遇水不化,反而愈发清晰。陈砚秋瞥见几行触目惊心的文字:\"儒者设科取士,实为收天下英才而锢之......\"突然一支弩箭射穿竹简,将《非儒》钉在沉船龙骨上。

韩似道的紫袍在水中如毒蘑菇般展开。他手中拿着特制的弩机,第二箭已对准陈砚秋眉心。文雁回则缓缓下沉,青铜镜后的独眼闪烁着疯狂的光芒。

\"把癸字眼珠交出来。\"韩似道的声音通过某种水传音装置清晰可闻,\"否则让你爹永世不得超生!\"

陈砚秋握紧瓷瓶。父亲的身影在记忆里浮现,那个雨夜用船钉刻字的漕工,那个至死都惦记着\"明年考题\"的父亲......他突然笑了,在所有人惊愕的目光中拔开瓶塞,将金粉血墨一饮而尽!

世界在眼前扭曲。

陈砚秋看见无数画面在脑海中闪回:父亲在题船底部刻下的记号、孟九皋在鬼市画的九宫格、文雁迟铜尺里藏的名单、慈恩寺经卷夹层中的关节暗号......所有碎片拼合成完整的图景——

\"癸\"不是序号,而是天干最后一字。

它代表的是整个科举系统的终极秘密:每十年一次的\"大比\",礼部会用特殊方式记录所有考生的命格。而千眼系统,正是用来监控这些\"人形卷宗\"的装置!

\"韩大人!\"文雁回突然惊恐地后退,\"他喝了守宫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