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权势诱人,分而化之(1 / 2)

加入书签

嗣君远离文华殿之后,稀稀疏疏的,殿中跪伏的群臣方才起身。

韩爌朱国祚还沉浸在之前的余韵之中,久久无法回神,杨涟却是走到內阁次揆刘一燝身前,满脸不解的问道:“刘公为何一言不发”

刘一燝这才睁开迷迷濛蒙的老眼,眼中儘是迷惑之色。

“文孺,早起疲倦,方才竟一睡而去,发生了甚么事了”

“刘公,哎”

杨涟为之愕然,只得嘆气挥袖而出。

他脸上难看至极,但却也无可奈何。

“散朝”

小黄门高声喊道。

百官在鸿臚寺官员的引领下,各自归各自的去处。

毕竟一月之间连崩两帝,太多事情要来做了。

如今嗣君如深潭一般,让人难以捉摸,首次视朝,便给百官一个深刻得抹不去的印象。

不少人选择观望。

时局未明之前,观望总是没错。

只是可怜了监察御史左光斗,成了东林党试探嗣君的牺牲品。

此刻趴在文华殿外,屁股被打得血肉模糊,居然连哀嚎都没力气了。

廷仗尚可邀直名。

但官职被削,何时能够起復

百官从他身旁经过,心中便更坚定了暂时观望的念头。

只不过...

嗣君强势,但东林党人,却也不是好拿捏的。

若是御极,无有朝臣处理国事,便是九五至尊又如何

还不是聋子瞎子

国家虽大,皇权虽盛,但还是要靠大臣们来治理的。

精力充沛如太祖皇帝,没有这些官员执行政令,批阅再多奏章,又有何用

...

朱由校回到慈庆宫,缓缓吐出一口浊气。

小胜一阵,但朱由校並未洋洋自得。

与这些朝臣交锋,他能贏一阵,还是在於朝臣的轻视,以及对他的不了解。

而他对这些臣僚,却是了解非常。

朱由校在慈庆宫中和孙如游学礼仪,那可不是白学的。

譬如上朝位次。

朱由校之所以能够在朝堂之上认出这些人来,是因为上朝的时候,文武官员都是有严格排序的。

文官序列在东侧,站在前排的是內阁大学士、六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

中排是侍郎、通政使、大理寺卿。

后排是六科给事中、十三道监察御史、地方府县官等。

武官序列在西侧。

前排是五军都督府都督、锦衣卫指挥使。

中排是各卫指挥同知、京营提督。

后排是千户、中书舍人等。

当然,也不完全都按照这个来,有特殊情况的。

若皇帝特许某官员“班位特进”,可超越品级限制。

如万历朝张居正以首辅身份站文官最前列。

但今日文武官员上朝的序列,孙如游是写给朱由校的,经过简单的记忆之后,才有了方才文华殿中的景象。

作为博士选调,朱由校前世二十年苦读的学习经验可是没有白费的。

不说过目不忘,但过稿之后形成短时记忆,那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

好在,与群臣交手,这第一关是过去了。

朱由校当即总结復盘,並且思索接下来要做的事情。

然而,他在慈庆宫內殿坐定未久,便见一太监匆匆而入,跪伏而下。

“奴婢魏朝,拜见太子爷。”

魏朝面若满月,双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