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诸葛亮的格局,打开了(2 / 2)

加入书签

郭晞等人皆振奋不已。

郭曜率先说道:“爹,咱们接下来要做什么?”

郭晞更是摩拳擦掌的说道:“爹,咱们赶紧攒功德值吧,我也想要淬体丹,到时候打仗会更厉害!”

郭子仪一扫之前的忧虑,安排道:“建观的事得从长计议,眼下最要紧的还是先平叛!

按原计划进军,目标长安!

等拿下长安,稳住了局势,

咱们再找地方建玄臻观,慢慢攒功德值!”

…………

诸葛亮回到了自己的世界。

他准备去见见刘禅,然后就动身前往长安。

前线虽然有姜维和魏延坐镇,但少了诸葛亮,毕竟还是少了根定海神针。

但在走之前,诸葛亮还要跟家人,再好好说说话。

“老朱说我对家人太过严苛,后世对我的批评也颇多……”诸葛亮从七星灯阵中走出,摇头苦笑,轻声自语道:

“有人说,诸葛乔是瑾兄之子,过继到我名下后,本该悉心教养,我却只派去汉中督运粮草,让二十岁的少年在山道间奔波,最后积劳成疾、英年早逝。

更有人说瞻儿一年都难见我几面,平日里全靠书信联系。

我教他的也全是些空洞的道德道理,半点兵法政务的实操都没传授。

以至于,瞻儿成年后虽官至卫将军,却连基本的兵法都不懂。

绵竹一战带着儿子诸葛尚一起战死,

看似壮烈,

实则是无谋之勇,白白送了性命。

还有人说,说我的教育太过失败,

对晚辈要么严苛到不近人情,要么疏离到形同陌路,根本没尽到做父亲的职责……”

“老朱说的没错,我确实亏欠他们太多。”

诸葛亮轻叹了口气,将思绪收束。

走出竹林,他迈步朝自己房间走去。

刚走进院子,

远远就见黄月英正站在廊下候着,手里牵着个小小的身影。

那便是诸葛亮的亲儿子,刚满八岁的诸葛瞻。

因为常年待在书房,皮肤比一般的孩子要白上一些。

诸葛家家无余财,之前为了买无人机等后世的商品,更是让家里雪上加霜。

诸葛瞻作为丞相之子,本该绫罗绸缎、锦衣玉食,过着让人羡慕的“纨绔”生活。

然而,他现在却穿着一身半旧的青布衫,头发也只是用丝带简单束着,看起来就像是一个穷书生家的穷孩子。

诸葛瞻虽然小,但已经被诸葛亮教导的很有礼貌。

众所周知,诸葛亮重品德,大于才华。

这也是他选能用人时的策略,也被后世饱为诟病。

毕竟不是每个人都像诸葛亮、蒋琬、姜维这样德才兼备,以至于让蜀汉后期变得无人可用。

见诸葛亮走来,小小的诸葛瞻眼睛立刻亮了起来。

他松开母亲的手,端正身子,往前走了两步,然后躬身拱手道:“父亲!”

看着小小的孩子,竟然跟个大人一样被束缚在法礼之中。

这一刻,诸葛亮真的很想狠狠给自己一耳光。

思想已经跳出框架,格局有了很大改变的诸葛亮,此刻竟然蹲了下来。

他伸出双手,微笑着看向诸葛瞻,一如当年诸葛瞻刚到八个月,蹒跚学步的时候。

诸葛瞻见状,疑惑的看了看娘亲。

见娘亲点头,诸葛瞻终于露出童真的笑容,撒开脚丫子朝着诸葛亮跑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