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小小翅膀,开始搅动风云(2 / 3)
,自言自语道:“相父向来最讨厌这些神神叨叨的人,怎么突然要给这玄臻真君建道观、塑金身?莫不是在外面操劳过度,累糊涂了?”
不过刘禅有个优点,那就是听话,尤其是听诸葛亮的话。
他虽然心里犯嘀咕,但他还是决定一字不落的,全部照做。
第二天,刘禅把大臣们召集到朝堂。
“诸位爱卿,丞相来信,说要给一位叫玄臻真君的仙君建道观、塑金身,大家说说该怎么做?”
话刚落音,立刻有大臣站出来反对:“陛下,此事万万不可!我蜀汉国力本就薄弱,如今又连年北伐,耗费甚巨!
就连皇宫都要节衣缩食,哪还有闲钱去搞这些虚无缥缈的东西?”
刘禅皱起了眉头,有些不高兴地说道:“这是丞相的意思,丞相说咋办就咋办呗。你们别啰嗦,赶紧想办法去办!”
丞相府长史、抚军将军蒋琬,他现在主要负责诸葛亮北伐时期的所有后勤事务。
刘禅下了命令,他率先站出来说道:“丞相向来智慧冷静,他做这事,必定有他的道理。
陛下,此事就交予微臣去办,定不会让丞相失望。”
“有公琰亲自督办,朕自然是放心的。”刘禅露出了一个憨笑。
大臣们见蒋琬出马揽下了差事,也就不再多言。
但在散朝之时,突然有太监叫住了蒋琬、董允,说陛下还有事情要交代。
蒋琬、董允感觉事情不简单,于是连忙去了后宫见刘禅。
“臣蒋琬,参见陛下!”
“臣董允,参见陛下!”
“两位爱卿平身。”刘禅脸上依旧是那副憨厚的笑容。
他扶起蒋琬、董允两位重臣后,把诸葛亮的信递了过去,说道:
“相父信中除了建道观一事,还提到了两个人。
一个叫黄皓,一个叫陈祗。”
“黄皓朕有些印象,出身卑微,一直在朕身边做着一些琐碎之事。
除了机灵、嘴甜,好像没什么特别的。
至于陈祗,朕好像没听说过此人……
你们说说,相父为何点名要除掉黄皓,要流放陈祗至南中?”
侍中董允为人正直、是非分明,一直在辅佐刘禅执政,处理宫中事务。
也正是由于董允的存在,黄皓才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官职一直没超过黄门丞,不敢有丝毫不轨的举动。
而陈祗也是在董允去世后,才接替董允担任侍中。
之后他就与黄皓互为表里,开始祸乱朝堂。
董允沉思片刻,对刘禅说道:“丞相想必是知晓了一些我们不知道的秘密,才要除掉这两人。”
蒋琬是诸葛亮的铁杆迷弟,自然百分百支持诸葛亮的决定。
他说道:“既然丞相要杀此二人,那便都杀了。”
“……”刘禅笑容一滞,好心提醒道:“相父只说杀黄皓,陈祗是流放南中!”
“那跟杀了他有什么区别?说不定陛下直接杀了他,对反而还是种解脱。”蒋琬笑道。
“额……”刘禅彻底愣住了。
南中是蜀汉南部边疆诸郡的统称。
建兴三年(公元225年),
刘备病逝后不久,南中地区局势动荡,牂牁太守朱褒、益州大姓雍闿以及夷人首领高定相继发动叛乱。
蜀汉政权任命的郡太守正昂、焦璜、龚禄皆被叛军所杀。
诸葛亮为稳定局势,决定亲自率军南征。
他采用马谡“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策略,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