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四零章 绿林大旗 浪涌风急(2 / 3)
武昌督军府有大量兵卒调动,只待渔父入鄂,便恐遭软禁,望劝阻渔父放缓行程,或转道沪上方可安全!”
林世荣此时从黄飞鸿手上接过第二张电文纸纸,虬髯顿时根根倒竖,“藏密四大法王由西川转道,暗中入鄂,已至恩施,南禅一派六宗法主西进入皖,汇聚九江,只待时机一到,便可走水路过黄石入汉口,等待渔父和杨猛入网!”
师徒二人面面相觑,面色都已变得凝重,然而为了保护渔父和杨猛的周全,哪怕提前获悉了这个情报,却也是箭在弦上,不得不了……
“王老弟,您送来的情报很重要,可能在关键时刻,就会救下我们师徒的命,此去凶险,若是我师徒二人有命返粤,定要途径郴州与兄弟共醉一场!”
黄飞鸿伸手对王道抱了抱拳,语气十分诚恳,但却丝毫没有因为前路渺茫,便有任何的退缩甚至是犹豫,露出了一丝的决绝……
“还请王老弟分别给两边电,就说飞鸿已知其中凶险,会先行尝试劝说那位先生,若是无法劝阻,便是刀山火海,也要豁出命去先蹚过去!”
王道闻言,不觉肃然起敬,对着黄飞鸿和林世荣再次郑重的抱拳为礼,“两位大师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我湖南会党自然也要略尽一分绵力……”
说到这里,王道对着身后摆了摆手,脸上戴着‘七筒’和‘九索’面具的两人顿时向前一步,将脸上的面具摘了下来……
“两位大师,还请都将身上衣服换下,由我这两位兄弟穿上,由郴州入湘水去衡阳,吸引湘地有心之人的注意,两位则戴上我八门坎的面具掩人耳目,待我扯上绿林大旗,带两位走兰道小路,沿途换乘绿林快马,一路护送两位去东江水脉入洞庭……”
“王老弟高义,我师徒自然信得过,这条性命便托付于弟弟!”
黄飞鸿自过了中年以后,便收敛锋芒,可只有林世荣最清楚,自己这个师傅年轻的时候,不仅嫉恶如仇,更是典型的洪门义字头,行事极为果断。
那两人换上衣服帽子,便骑着黄林师徒原本的马匹,由原本应该折返韶关的倪城放马慢行,吸引有心人的注意,而黄林二人则先简单的吃了些东西,才带上八门坎的面具,跟在王道的身后御马疾驰……
四人离开驿道,转走兰道小路。
这路虽然七弯八绕,不如驿道宽敞平坦,可从名字上就可以猜出,这条路,本就是兰字儿门的那些马匪和大盗专门设卡、绕路、拦截用的匪道,因为此路鲜少有人知道,反而可以放心驰骋,不必担心冲撞往来的行商。
血色的绿林大旗迎风招展,偶尔有开山立柜的山炮,远远的看见了都会躲在一旁,沿途最大的两个山寨,甚至在了望塔现大旗时,提前牵出饮好食水的马匹,给四人换乘……
“想不到,这湘江的兰道一脉,竟然抱团若斯?”
林世荣看了看师傅,有些意外的感慨了一句,而前面根据路况和沿途分布的山寨,不住将血色大旗依照某种轨迹摇动的王道,则是轻轻一笑……
“原本这些山寨,虽然都托名洪门或湘南会党之下,但也都各自为政,毕竟这个行当名声太臭,也不是什么光彩之事……”
王道虽然带着面具,但面具下的语气中,还是能听出来一些自嘲的语气,“不过,自辛亥年,咱湖南出了个黄大元帅,动员了湘南绿林的兄弟们,响应武昌起义后,这些原本要废除的山寨,就成了当年那批湘军藏兵的地方……”
“啧啧,藏兵于野,任谁也难以现!”
黄飞鸿闻言,情不自禁的赞叹了一声,而众人一路不断换马疾行,只用了一个下午的时间,便赶至了东江,通过王道的安排,从一个隐蔽的水寨中,派出了一艘快船,日夜兼程的送他们去安仁换乘汽轮……
至此,黄飞鸿与林世荣总算可以休整一番,谁知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