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七二章 出行 黄道吉日(2 / 3)
,有人注视的感觉,不觉愈警惕起来……
“好,师傅这是想借着六合大枪的枪意,一举打破虚空,那便让弟子也以这八极大枪,与您将枪意共鸣,作为您碎虚之护法!”
李书文将车厢上方捆好的大枪取出,恭敬的递给了黄四海一柄,随后自己也拿起了自己惯用的白蜡杆子大枪,与师傅对视一笑后,便一坐一立的讨论起这八极大枪……
其他师兄弟见此,不由也见猎心喜,各自将白蜡杆子大枪拿在手上,只是车厢过于狭窄,众人为了避免互相干扰,索性分散在车厢里站定,将枪身顺着车厢的方向……
这次来上海,八极门第五代高手几乎倾巢而动,其中功夫最好的有王中泉、张毓衡、韩化臣、马凤图、马英图,而众人各自带着第六代的弟子,这一向车厢两边散开,整个车厢几乎也没有多少空地……
“咱八极门历来‘论枪不论拳’,今天我就想着跟你们聊聊,这几年我一直考虑的问题,就是如何以六合枪法,在单打独斗中应对枪械的攻击,尽量降低被枪械的克制……”
黄四海将白蜡杆子大枪放在腿上,脸上的表情有些复杂,将老人家这些年在家里思索的问题,与几名早已功成名就的弟子们讨论起来……
这个时代的蒸汽机车摇摇晃晃,偶尔从前方传来汽笛的轰鸣,师徒几人则是越聊越火热,若非是第六代弟子们的提醒,恐怕都要错过中午的饭点……
“咱们的人太多了,去了餐车一来坐不下,二来怕是也不够吃,你杨师兄给带着不少干粮、酒水和肉食,便拿出来跟师弟们吃吧……”
“是师傅!”
回话的,是李书文的顶门大弟子霍殿阁,今年27岁,却已继承了李书文的‘神枪’绝技,一身八极功夫跟薛颠相仿,都已到了化劲巅峰,只差一线便可抱丹坐胯迈入丹境。
“杨师兄给咱们带的吃食,足够所有人到天津了!”
霍殿阁招呼一帮师弟,将那些食物和酒水拿了出来,给师爷、师傅和几位师叔先张罗上,然后才拿了两张大饼卷着酱牛肉吃了起来……
霍殿阁的年纪跟杨猛相仿,早在十年前就已经相熟,故而这几年也听了杨猛的建议,将修习‘神枪’的眼力优势,延伸到枪械方面,这次来上海,还跟几个师弟一起得了杨猛的见面礼,并传授给他们一门枪斗术……
“听说,你杨师兄这次,送你们兄弟一人一把科特手枪?”
李书文嘴里嚼着大肘子,看着几个徒弟在这一路上,时而就从腋下掏出转轮手枪把玩,心里既觉得高兴,同时也隐隐的感觉到无奈。
时代变化太快,冷兵器的没落已经无法逆转,眼见着打小就跟着自己的几个徒弟,现在跟着大徒弟整日都琢磨枪法,他在也并没有表示出明确的反对。
习武之人并非拘泥不化之辈。
相反,对于所有的杀人技,武人都有着常人难以企及的学习天赋,从冷兵器时代的弓弩,到热武器时代的枪械,道理都是相通的,李书文自然不会不明白。
王亚樵给准备的干粮与肉食数量很多,二十来条大肚汉敞开了吃了半晌,个个混了个肚圆,唯有黄四海老爷子年岁已高,早早的吃完,将大枪横在双腿上仔细感悟……
蒸汽火车的车厢虽然不小,但显然不足以让这些国术大师放开了活动,不过练枪的功夫里,除了大开大合的动功外,也有辗转腾挪的贴身打法。
李书文和几个师兄弟吃饱后,便依照这些年的惯例,用手拿在大枪头下一尺处,无声无息的活动起了筋骨,而六代弟子们则仔细的观摩着师长们的动势,生怕惊扰到师爷的体悟……
时间一点点流逝,而黄四海的呼吸则变得有些悠长,整个人彷佛与微微摇摆的火车融为一体,恍惚之间,忽然跨过了心中的警示,一点点的看见了心内虚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