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四六章 丹会前夕(2 / 3)
个十四五岁的半大小子,穿着一身崭新的棉衣,看起来就像殷实人家的孩子,正拉着一个同样穿着一身新衣的老人,瞅着沿途的商铺欢实的笑着,看见糖葫芦和捏糖人世,反而把脑袋扭向了一旁。
老人见孩子如此懂事,心里不觉有些怜惜,随手丢出一大把的铜钱,沿着这街上的小零食摊子,几乎是都买了个遍,在徒孙美滋滋的眼神中,一样一样的都塞进了他的怀里。
“师傅,哪有您这么惯孩子的?”
一个戴着一副黑框圆镜的年轻汉子上前两步,瞪了那孩子一眼,想着劝劝老爷子莫要花这些无用钱,结果却被老人教训了一顿……
“穷家富路,带着孩子出门在外,不要心疼钱,只管让他多见识见识这花花世界,等会你师兄来了,他还得请咱们爷们好好的吃上一顿大餐!”
一老一壮一小的身后,还跟着一行十来个人,男的都身材高大魁梧,女的则身姿优美,面容姣好,走在这繁华的细柳街商业走道中,难免引来大片好奇的目光。
这条街道,原本便是普通的贫民街,可自打上海梨园艺术学院在这里落户,接连又有上海国术馆、女子学堂、中西医院骨科分院相继开张,整条街就变得井井有条,连带着周边的老百姓,都变得富足了起来。
可以说,细柳街早已今非昔比,人口密度几乎跟南市一样,更有趣的是,或许是因为中情局的反复筛查,这一带的居民不仅底子干净,就连眼力都毒的不得了。
这里是什么地方,这可是民国第一情报机构的中心,也是杨猛扎根上海的大本营,整片几个街区的民居里,都不知道住着多少钟情局的家属,就连街面上的商铺乃至小贩,甚至都有可能是伪装的特工或是学员。
民国初年,上海滩就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着全国各地各行各业的精英,不仅仅经济稳居全国之,就连民族实业、教育、医疗、文化和艺术等各个行业,都要比国内其他城市更为繁荣。
“民国仁爱制药厂,民国第三军械研究所……师爷,您看这个地方,怎么还有丘八站岗呢?”
“傻孩子,这些都是沪军新军的士兵,可不是以前你在北方见到的那些大辫子丘八……”
老爷子听着徒孙一张口,不觉有些哑然失笑,刚教了两句,就听见有人远远的招呼着自己……
“李师爷?”
李存义扭头一看,一个相貌隽秀的女子,穿着一身黑色的劲装棉衣,在领口和袖口上,缝着油光水滑的貂皮,看起来英姿飒爽,在见到自己的时候脸上满是喜色……
“你是宫家的二丫头,小若梅?!”
宫二小姐还跟着一个中年汉子,头上戴着皮帽,腰上挎着一把户撒刀,肩膀上则蹲着一只伶俐的小猴,见李存义一行人走过来,连忙笑着迎了上来打了个千……
“大爷,您可来了,我家老爷前儿个还说,您老人家这两天八成就要来了……”
“老丁你还是这么多礼,现在是民国了,可不兴这个礼节了……”
李存义笑着将老丁搀了起来,拍了拍他的肩膀,转头又看向了一脸笑意的宫二小姐。
“你爹呢?你们来上海了多久了?”
“我们也是昨天才到的国术馆,今天一大早,我爹还没撂下碗筷,就被那些叔伯硬拉去演武场了,非说大家久不相见,趁着今儿天气好,好好搭搭手,爷,您说这都是什么借口吧……”
宫二小姐提起这帮武门长辈,就有些哭笑不得,白皙的面容上,也充满了一点娇憨,跟着李存义面前就诉起苦来了……
“您可不知道,现在这国术馆里,都人满为患了,哪个来上海不是带着一大家子的,也不想着帮杨师叔去红楼那边张罗张罗,都窝在国术馆里抢徒弟算怎么回事呢?”
“哦?什么好苗子,竟然还要用抢这个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