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二六章 闯五关 斗六将(2 / 4)

加入书签

们今天到底想怎么做,我杨猛都接了!”

“先生大气!”

中年男子摘下礼帽放在胸前,微微的躬身致礼。

“花爷说,先生今日若非要与四爷过不去,那便只能按照咱们青帮的规矩,由先生一人单骑闯五关、斗六将!”

“很好!”

杨猛点了点头,若有所思的看着斯文男子,向前迈出了一小步,伸出手在他的肩膀上轻轻的拍了拍,见他的脸色不知为何突然变得煞白,这才突然嘿嘿一笑。

“本以为你只是个普通的讼棍,可刚刚这个脸色的变化,恐怕也明知我是谁,却仍然敢来赌一赌,以前看来也是吃过几口江湖饭的……你是金字门的布衣先生?还是彩字门的戏法师傅?”

“回神猴,在下少时曾拜在金字门里混口饭吃,后来得了花爷看重,拜了香堂,入了青帮,与一些兄弟被送到西洋,在德国公立大学莱比锡留学,学习法学和逻辑学,回国以后从事时政、律法和诉讼工作……”

“放心,你身上没有功夫,即便是青帮中人,我也不会在你身上下暗手,是我小瞧了百年青帮的底蕴……”

前文曾经说过,青帮,最初脱胎于罗教与漕帮,而罗教祖师名为罗清,故而青帮众人彼此以安清道友互称,亦曾名为安清帮,后改为清帮,只是到了清朝以后,为了避讳满清的禁忌,才将‘清’字改为了‘青’。

清朝初期,罗教三祖南下传道,这三祖分别姓翁、钱、潘,其中“翁安呼为大房,钱安呼为二房,潘安呼为三房”

翁庵与钱庵共称为老安,潘庵一系称为新安,新安与老安之下又各分小帮开堂收徒。

青帮的龙头棍,最初也是来自罗教的习俗。

罗教传道漕帮时,漕帮众人将供奉罗祖的头船名为老堂船,并在老堂船上设木棍一根,名为神棍,奉祀罗祖之人名老官。

到清朝中后期,习惯了城市生活的青帮子弟,放弃了漕帮的水上买卖和罗教祭祀的宗教属性,转而以师徒兄弟相称,而走私贸易这条线,也让青帮内部有一套独特的春典暗语。

北方的江湖人因此,也将青帮内部独特的黑话和唇典统称为南春或是青话,以示其与北方的唇典和黑话并不通用。

到了纸醉金迷的清末民初,青帮也愈的展壮大,成了依托南方诸多城市码头上混生活的综合性大型帮派,成员不再局限于地痞、青皮和走私贩子,反而因为融入了市井生活,将触手伸进了三教九流之中。

可以说,就连当年青帮的‘肉中钉,眼中刺’旗丁地保,都已被青帮彻底收纳,更不用说其他走江湖,拜码头的江湖人,随着青帮的势力愈膨胀,到了近些年,就连一些满清的官员及其门宦子弟,也因为涉足江湖是非,纷纷的加入其中以求庇护。

到了这个时候,青帮便完全不再是原本的水手职业工会,而是成为了一种江湖身份的认同,一种“自己人”

的保障。

可以说,在江浙地区,青帮俨然已经成了南方江湖最大的龙头,成了各地吃江湖饭的争先加入的香堂。

所谓拜香堂,立规矩,偏偏这规矩二字,就是乱世之中江湖人彼此最大的依靠,也是他们走江湖时,能寻求到的第一层庇护。

所以,哪怕是强如杨猛这种过江龙,一旦触及到青帮五老的切身利益时,也不得不按照青帮的规矩来行事。

金盆洗手,可绝非只是简单说说,在武林,在江湖,这都是一件非常隆重的退隐仪式。

混江湖的,一旦公开举行金盆洗手仪式,并在当日了结所有来寻仇的仇家,那么从这一天起,他便不再是江湖人,江湖上的各种规矩,也不能强加于他的身上。

身处乱世,无论是身为武门中人,还是江湖大豪,即便是武力强绝一世,也不能轻易的破坏传承了百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