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一章开天眼接地气(1 / 3)

加入书签

“山”

字,本指地壳上升地区经受河流切割而成。

“山脉”

,则指沿一定方向的若干相邻山岭,并有规律分布的山体总称。

山脉的外观很像人身上的血脉,故又得名为“山脉”

人体中的奥妙无穷,恰恰便是最为符合天地自然奥妙的天作之物。

所以,当蛇一招将神意出脱,融入丹道虚化的气场中时,神意自然便与天地意志相合,等到那‘五指黑山’轰然打下时,便给人一种山倾地陷的巨大压迫感。

这种技巧在武门中也罕为流传,但却是切实有效的上乘炼丹法门,有人将这种沟通天地意志的法门叫‘接天光’,也有道家或佛门中人称之为开天眼,但其中蕴含得奥妙和道理却都是一样。

杨猛初学形意拳时,李存义曾教过他‘接天雷’的法门,虽然科学上难以解释,但在武门中却是秘传千年的吞气秘诀。

日炼之法,实际上便是上乘的开天眼法门,也是武当内家丹派能够在民间秘密传承的保证,虽然是用双眼来实行日炼的功夫,但却绝非是以双眼直视太阳,那样的练法,任由是谁,最后都只能练成瞎子。

这也是杨猛迈入丹道之后,才真正明白的道理,日炼之法,最好便是背对着太阳,双目上眺,不必刻意去看,便已经自然通天,真正起作用的便是瞳孔,而这开天眼后,瞳孔自然便会有了异象。

所以,这两人看似拳脚激斗,实则是在以自身寻求的武道意志拼杀,所谓大道三千,没有高低贵贱。

正道是道,邪道也是道,只有真正全身心却信奉的武道。

才会令意志更加坚定精神愈圆满。

让蛇觉得无奈的是,杨猛的武道意志跟自己或许没有高下之分。

但在精神上,却显然呈现出不太对称的现象。

杨猛是穿越而来,精神本就远常人,再加上这些年的磨砺,如今愈内敛,但这种内敛却又不是低下,一旦爆的时候。

甚至会令人觉得难以理解。

所以,即便蛇将浑身的精、气、神、筋、血都融入了这招五指黑山,演化出最为逼真恐怖的山倾之像,却仍然无法压制住杨猛那看似轻柔松空。

实则却无形无质的大威天龙吟。

龙本无形,但有八音,而这八音,都是大音希声。

杨猛如今打出的拳术,仍是太极拳。

但神意中却已经饱含着天龙的意志,让人更本无从感知。

既然连感知都无法做到,自然也就谈不上什么压制。

让人郁闷的就在于此,蛇感知不到杨猛,杨猛却能通过龙吟共鸣的特性。

感知到他手上的变化。

所以,当蛇的五指劈掌拍到杨猛头顶一寸的距离时,杨猛的头皮顿时一炸,感受到了蛇五指中蕴含的丹劲和变化。

杨猛手上云手一变再变,看似自然舒展地缓缓向上一点,然后借着蛇五指间的力量斜斜地向横掠,扫向了蛇的肘部关节。

与此同时,他的另外一手则顺着双腿弯曲下蹲的动势,从丹田劲处缓缓上托,手上劲力舒展但神意却极为凝重,看起来,就像托着一轮金光灿灿的大丹,托到了蛇的腕部玄关。

杨猛的动作轻缓舒展,好像是在抚摸孔雀开屏时的五彩尾羽,又好似小心翼翼地双手托起一枚巨大的劲丹,虽然动作轻灵,可是脸上的神情却重如泰山。

这时的杨猛,也本能地开起了天眼,将双手上的劲力与自身炼就的大丹融合,在动静结合的一招‘揽雀尾’中,出了令人战栗的丹劲。

这股丹劲因为合乎了他的武道意志,所以便隐隐迈入了先天。

太极拳为万拳之母,而‘揽雀尾’则是太极之源,两手向上托、起、切、揽的同时,杨猛的神意早已凝在手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