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节:脆弱不堪的平衡(3 / 4)
抱着这样的想法,新京方面的华族们方才自觉可以高枕无忧。哪怕听闻藩地军人数一路飙升,他们也仍旧单看纸面觉得己方的总兵力仍旧大大占优。
可你问他们愿不愿意与世仇齐心协力时,恐怕只有极少一部分人,会面露难色在苦思冥想以后给出一个和人式特有的暧昧模糊的回答:“不得已之时,或许会的。”
如同摇曳的油灯最漆黑的地方就是灯下一样,他们在计算总兵力自认可高枕无忧时不会把“是否愿意合作”加入考量。
为什么?
——因为皇帝。
那存在感并不鲜明的皇室一旦下令他们绝对必须联合起来进攻的话,那么一千个一万个不愿意,他们也得干。
所以是了。
掌握着数倍于藩地的总兵力与资源,但他们自身并无合作和解决问题的意愿。而作为最高统领唯一一个有能力强迫他们合作的存在,新月洲的皇室又像是缥缈虚无的神灵一样,不会露面,甚至指令都不会轻易下达。
少部分如同平州州牧这样的地方贵族,在见证到从新京过来的这一支乌合之众是什么样以后,已经多多少少清醒了过来。
但这种清醒对于新京方面而言并不是好事。
孤立而怕事的地方官员是有助于庞大国家的统一的,他们只需要无能又胆战心惊等着老老实实执行新京方面的指令就行,而一旦地方开始自主行动了,开始走“他们觉得正确的道路”了。
那么他们是否有叛乱的意图就成为了新京需要着重关注的一点了。
当忠诚与正确成为了对立面,地方的官员们便陷入了整夜整夜的辗转难眠之中。
是要龟缩起来做一个无所事事但对于新京无比忠诚的人,还是要行动起来做一些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例如尝试联合周围其它华族反击藩地——哪怕这样会背上叛徒的骂名?
藩地的一纸和谈书,让思考这个问题几乎快要焦虑到发疯的地方华族们,得到了宝贵的喘息机会。
他们不需要立刻得出这个答案了。
可明眼的人也知道,这次和谈不会是最终的结果。
遥远的异乡,在大海另一端的另一个古老帝国有一句谚语。
“若渴求和平,那便备战吧。”
碾压级的实力不会让对手死心,但可能会使得他们绝望而剑走偏锋。
平衡往往存在于力量相当的对手之间,谁都没办法一口气击败对方,所以暂时的和平便到来了。
因为战争从来都不是目的本身,它是达成目的的手段。倘若开战损失的东西多于战胜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