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节:龙与蛇(一)(2 / 5)

加入书签

了自身防备松懈以外也有这方面的原因,除了纤细柔软的芦苇这里根本没有合适的建材。哪怕有一些硬地你认为或许可以挖泥堆砌一道土墙,但这里毕竟是低地,表面被高温烤干的土层不过半个手掌厚,一铲子下去坑洞里就会渗出水来。挖出的淤泥也因为含水量过高十分稀烂,堆出来的土墙还没半米高就会直接塌陷。

    温泉村的大部分建材都来自山上而非沼泽也正是这个原因。

    浪人领袖采取了相当保守的措施,可是他们携带来的辎重中的建材有限,哪怕拿了流寇们的营帐框架也不过只能拼凑出最重要的一座简易哨塔。其它的防御工事与其说是围墙更不如说只是几个有面对远程攻击的遮蔽点。

    考虑到种种因素,最终他们连流寇们捆绑在一起的小船也拉上了岸。这些船舶被用锤子砸开,龙骨锯断削尖扎入地面,而现成的平整木板则被钉在上面做成了一堵约莫一米五左右高度的围墙。

    这还不是结束,龙之介对这些防御工事的安排并非拉出一道椭圆形或者一字型的围墙,而是一左一右,以前后相隔几米的距离错开——亨利一眼便看出这种做法是古典拉曼帝国步兵反骑兵的工事——至今它们都仍旧记载在帕德罗西帝国的《战争事典》之中。显然这位相当喜爱烟草的浪人领袖从里加尔商人那边得到的并不仅仅只有载重能力很强的四轮马车。

    但话说回来,他采用这种做法却并非应对骑兵。原因主要有二:第一是哪怕拆了部分船舶建材也仍旧有限;第二则是湖心岛这支流寇分队的规模,以及其平均素养。

    龙之介的部队尽是精锐,但不过百人规模。哪怕算上亨利一行与青田家武士们,他们的人数按照月之国概念来说也不过是一支侦查大队。这其中有不少人武力颇高堪称以一敌十,考虑到浪人们精良的盔甲与武器,大部分同时对付好几个人也不是什么难事。但就好像任何小而精的部队一样,正因为人数稀少,哪怕有极高的战斗力他却也无法接受牺牲。

    以一敌十的精英死一个少一个,而走人海战术用炮灰十个换一个的人,却往往死了十个还有一百个。

    流寇的一支小分队都足有80人的规模,那么主力部队呢?

    保守估计大抵是有数百人的——凭借他对那个像蛇一样狡诈的男人煽动人心的能力了解,在北部出现动荡的情况下,为了一口饭吃跟随他跑到章州的人绝对不会稀少。

    而介于这些人未经专业训练,十之八九他们的做法是一窝蜂地涌上来依靠人数优势进行集群冲锋企图淹没己方。

    在这种情况之下,临时拼凑的木质围墙作用堪忧。若是一路畅通无阻的话几百人规模的暴民冲上来光靠推都能把围墙给推倒。所以他选择了从书本上学来的南蛮战法,通过左右错开布置掩体并且在后方布置小规模轻装弓兵的方法,逼迫对方的冲锋从直线变成只能走S型。

    如此一来敌人的冲锋速度会被减缓,变相提高了他们到达己方阵线的时间点,给予布置在后方的弓兵部队充足的打击时间。

    这种临时阻碍结合低劣的战斗素养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