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9章 前赵5(2 / 5)

加入书签

,数落刘粲的罪名后将他杀害,并给刘粲上谥号为隐皇帝。27

靳准将刘氏皇族男女老幼全部斩杀于东市。又挖掘刘渊和刘聪的陵墓,斩断刘聪尸身,焚毁刘氏宗庙。28

太兴二年(319年),靳准被其部下所杀。

人物评价

房玄龄:1“少而俊杰,才兼文武。自为宰相,威福任情,疏远忠贤,昵近奸佞,任性严刻无恩惠,距谏饰非。”2“粲荒耽酒色,游宴后庭,军国之事一决于准。”29

司马光:“粲少有俊才,自为宰相,骄奢专恣,远贤亲佞,严刻愎谏,国人始恶之。”30

谢采伯:“若刘渊、聪、粲、曜,石勒、虎、闵,苻生,赫连勃勃等,其凶徒逆俦,淫酷屠戮,无复人理,祸亦不旋踵矣。”31

刘元公(?-318年),十六国汉赵皇太子。汉隐帝刘粲与靳皇后的儿子,318年七月二十甲子,刘粲立皇子刘元公为太子。

人物经历

八月,执政的靳准杀死了刘粲。刘元公、靳皇后被杀。后来,刘曜杀死靳准,称皇帝,改国号前赵。

刘曜(?~329年),字永明,新兴郡(今山西省忻州市)人,匈奴族。汉赵末代皇帝、军事家。光文帝刘渊堂侄,宣成帝刘绿之子。

刘曜善于属文,工草书隶。自幼聪慧,气度非凡。从汉赵建国开始,刘曜便跟随刘渊、刘聪征战天下,骁勇善战,战功赫赫。参与永嘉之乱,覆灭西晋王朝。后领兵镇守长安,官拜相国、都督中外诸军事,封爵中山王。后平定外戚靳准叛乱,登上帝位,迁都长安。光初二年(319年),刘曜改国号为赵,供奉冒顿单于,不久后大将军石勒叛乱,建立后赵政权,遂正式与石勒开战。刘曜对外击败仇池和凉州,大败后赵中山王石虎的入侵,对内提倡汉学,设立学校,发展文教事业。

1

光初十二年(329年),刘曜为石勒所俘,后被杀身亡。

人物生平

少年英杰

刘曜年幼丧父,于是由刘渊抚养。年幼聪慧,有非凡气度。八岁时随刘渊到西山狩猎,其间因天雨而在一棵树下避雨,突然一下雷电令该树震动,旁边的人都吓得跌倒,但刘曜却神色自若,因而得到刘渊欣赏。刘曜喜欢读书,但志在广泛涉猎而非精读文句,尤其喜爱兵书,大致都熟读。亦擅长写作和书法,习于草书和隶书。另一方面刘曜亦雄健威武,箭术娴熟,能一箭射穿寸余厚的铁板,号称神射。刘曜亦时常自比乐毅、萧何和曹参,当时人们都不认同,唯刘聪知道其才能。2

二十岁时,到洛阳游历,期间被定罪而要被诛杀,于是逃亡朝鲜,后来遇到朝廷大赦才回来。刘曜亦觉得自己外表异于常人,怕不被世人所接纳,于是在管涔山隐居。3

进攻洛阳

西晋永兴元年( 304年),刘渊初建汉国时,刘曜已崭露头角,为前汉国建威将军,率兵相继攻克泫氏(今山西省高平县)、屯留(今山西省长子县)、中都(治所在今山西省平遥县西南),为前汉国在并州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

永嘉二年,刘渊称帝后,派刘曜连同刘聪、王弥等两次围攻洛阳,但都没有攻克。

6

永嘉四年,刘聪继位后,刘曜与刘粲长驱入洛川,与西晋军队周旋于河南一带,攻陷晋壁垒一百余处,包围洛阳。8

永嘉五年(311年),刘曜同石勒、王弥会攻洛阳,刘曜命其部下烧毁洛阳坊市,杀诸王公及百官以下三万余人,将晋怀帝、羊后及传国玺送于平阳。9

长安攻守

攻陷洛阳后,刘曜又奉刘聪命跟随赵染进攻关中的南阳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