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9章 晋2(2 / 5)
人,其中包括他的两个女婿:王济和甄德。次年正月,他又将几个上表的博士,收付廷尉科罪,多亏尚书夏侯骏等人出面辩驳,才免去他们一死。
太康四年(283年)三月,司马炎催促司马攸立即启程。司马攸愤怒成疾,乞求宽限日期。司马炎派去御医察看病情。御医谎称齐王无病,于是司马炎再次下诏催促。弄得司马攸只好带病辞行,结果加重病情,呕血而亡。司马炎这才知道齐王不是装病。他用惩办几个御医的办法,以塞罪责。司马炎极力排斥司马攸,用自欺欺人的办法巩固司马衷的地位,这就为其死后,司马衷无力控制政局,引起天下大乱而埋下了祸根(有说法认为司马炎立司马衷,是为了将来传位给被他誉为“当兴我家”、与司马懿相像的皇孙司马遹
111
)。89
此外,司马炎曾于泰始三年(267年)十月、泰始六年(270年)正月及十月三次亲临辟雍行礼,并连续打破古例,先是数度让皇太子司马衷行皇帝礼“临辟雍”,并亲自参加原本属于士族的大礼“乡饮酒礼”。后世研究者认为,司马炎的这一举措,是为求取门阀士族的认同,让他们在自己身后辅佐、支持司马衷。
贻患于后
太康末年,由于极意声色,司马炎的身体已经完全垮掉了137
。到太康十年(289年)年底,他的病势转重,不能起床。控制朝政的外戚杨骏、皇后杨芷(杨艳去世后的继后)父女利用侍疾于病床前的机会,掌控局势,禁止百官与司马炎见面。杨氏父女害怕司马炎重用其叔汝南王司马亮,影响他们擅权,遂极力鼓动病重的司马炎答应把司马亮调至豫州。
89
太熙元年(290年)三月,司马炎气息奄奄,整日处于昏迷状态。当时西晋的开国功臣大都已去世,朝臣惶恐不安,无计可施。杨骏乘机将其左右换上了自己的心腹。当司马炎偶尔清醒过来的时候,发现杨骏弄鬼,杨骏所用之人不当,严肃地对杨骏说:“怎么能这样做呢!”下令尚未成行的司马亮参与辅政。但是诏书被杨骏扣押,不为外人所知。过了两天,司马炎病危,杨皇后奏请让杨骏辅政,司马炎点了点头。于是杨皇后便召中书监华廙、中书令何劭,口头传达司马炎的旨意,让他们作遗诏。遗诏写成后,杨芷亲自呈给司马炎看,司马炎“亲视而无言”。两天后的四月二十日(5月16日124
),司马炎在洛阳含章殿驾崩,享年五十五岁。临终前,他还在打听:“汝南王来了没有?”他死后,被葬在峻阳陵(今河南偃师南蔡庄村北87
)。谥号武皇帝,庙号世祖。
司马炎死后,太子司马衷即位,即晋惠帝。杨骏得以总揽朝政。但是不过一年,皇后贾南风发动政变,将杨骏杀死。此后,几位掌握重兵的宗王纷纷卷入争夺最高权力的动乱之中,终于演成了破坏性极大的“八王之乱”。建兴四年(316年),前赵皇帝刘聪派兵攻破长安,俘获西晋末代皇帝司马邺。这时距司马炎之死,还不到三十年。
为政举措
政治
初步确立三省制度
西晋代魏,同曹魏代汉一样,以王朝禅代的方式和平地进行,曹魏时的显贵大都成为新朝的开国元勋。为防止功臣之间为官职高下而引起纷争,司马炎杂糅上古及汉代“三公”的名目,在中央政府设置品级极高的太宰(安平王司马孚)、太傅(郑冲)、太保(王祥)、太尉(义阳王司马望)、司徒(何曾)、司空(荀顗)、大司马(石苞)、大将军(陈骞)等职,号称“八公同辰,攀云附翼”,成为历史上鲜见的因人设官的典型。
89
另外,汉魏以来权力日益上升的尚书机构,在西晋时取得了朝廷大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