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5章 吴5(2 / 5)
常重要的地位,然而他死后的待遇与他的功绩完全不成正比,宋人曾极在其作品《吴大帝陵》中提到“四十帝中功第一,坏陵无主使人愁”,刘克庄也在《吴大帝庙》中叹息“今人浑忘却,江左是谁开”。
外交
孙权登基后,吴、蜀两国有使臣互往,并且各自承认对方的身份。孙权与蜀汉使臣费祎、宗预、邓芝也构建了良好关系。
吴、魏则于黄初四年(223年)断绝了正式国家来往,但在孙权的许可下,双方之间仍有贸易上的往来。割据辽东的公孙渊自从黄武七年(228年)后,便多次与孙权来往使者。孙权也多次派遣使者出使辽东,并与句骊(高句丽)建立外交关系,册封其王为单于。
黄龙二年(230年),孙权遣将军卫温、诸葛直将甲士万人,浮海求夷洲、亶洲,吴军势力达到了夷州(即台湾岛),揭开了大陆与台湾交往的历史序幕。赤乌五年(242年),又派遣将军聂友、校尉陆凯航行珠崖、儋耳(指海南岛)。
孙权还进一步巩固了对交州的统治,派遣宣化从事朱应、中郎康泰出使南洋诸国,与徼外的扶南(今柬埔寨)、林邑(今越南南方)诸国建立友好关系,其行迹可能远至印度半岛。
赤乌六年(243年)十二月,扶南王范旃遣使献乐人及方物。范旃大将范寻为扶南王时,孙权派宣化从事朱应、中郎康泰出使扶南和南海诸国。两人归国后,朱应撰《扶南异物志》,康泰撰《吴时外国传》,这是研究东吴与外国交往的重要资料,可惜二书均已失传,仅在《水经注》《北堂书钞》《艺文类聚》《初学记》《通典》《太平御览》《文选注》等书中残存一些片断引文。
轶事典故
出生传说
据《搜神记》记载:吴夫人怀孙策时,梦见月亮飞入怀中,怀孙权时又梦见太阳入怀。孙坚听后,喜不自胜地断言“日月乃阴阳的精华,是极为富贵的象征”。
外貌奇伟
孙权的外貌不凡,有帝王之相,其臣下则多以“至尊”称呼他。据《江表传》记载,孙权出生时方颐大口,目光颇有神采。东汉朝廷使者刘琬奉命授予孙策官爵时,曾一一为孙权诸兄弟相面。
刘琬形容孙权相貌最为高大挺拔,认为他有大贵之表且会是孙氏兄弟中最长寿的。裴松之注《献帝春秋》记载孙权为“紫髯(紫髯象征武官威风凛凛,非指颜色)将军,长上短下,便马善射”。《世说新语》中记载,孙权相貌威武,司马懿与东晋权臣桓温都颇为神似他。
乘马射虎
孙权喜爱狩猎,常常骑马射虎,早出晚归。一次,孙权至庱亭射虎,老虎向前扑上马鞍,孙权把双戟投向老虎,老虎受伤试图逃走,孙权的侍从张世趁机用戈再击。最终老虎被抓获了。重臣张昭曾劝谏道:“为人君者,应该能驾驭英雄,驱使群贤,岂能驰逐于原野,骁勇于猛兽?
一旦有个好歹,不怕被天下耻笑?”孙权道歉道:“年少虑事不远,此事有愧于您。”但始终不能停止,于是做射虎车,车中不遮盖,自己在里面射虎。当时有脱群的野兽扑向他的车,孙权每次都以亲手搏击为乐。张昭多次规劝,孙权常常笑而不答。宋人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写道:“老夫聊发少年狂……亲射虎,看孙郎。”
不记前仇
孙策掌理江东时,曾让吕范管理财计。当时孙权年少,私下向吕范借钱索物,吕范定要禀告,不敢专断许可,当时被孙权怨恨。后来,孙权代理阳羡长,有私下开支,孙策有时进行核计审查,功曹周谷就为孙权制造假账,使他不受责问,孙权那时十分满意他。
但等到孙权开始统管国事后,认为吕范忠诚,深为信任,周谷善于欺骗,伪造簿册文书,不再录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