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梁国公祖大寿!大加封赏(1 / 4)

加入书签

“今日咱想着叫你过来,原本是想教你一件事。”

朱元璋背着手,在乾清宫的大殿内慢慢走着,朱由检在后面乖乖跟着。

“皇家无私情,天子更无私德,你看那初唐,子杀父、父杀子,兄杀弟、弟杀兄,后世史书如何记载?唐太宗李世民依旧是千古一帝。

他所做之事,放在百姓家,哪怕放在地主豪强、世家大族,也都是万万不容的,可偏偏在皇家,百姓感念其功,后世之人多加夸赞,皇家,注定同百姓家、同这天下所有人家都不一样。”

朱元璋轻轻开口,所说的都是千百年来王朝皇族之间的残酷铁律。

但说着说着,他话锋一转:“可万万没想到,今日倒是被你这后世儿孙上了一课,朱家有你,咱这老祖宗很欣慰。”

朱元璋背着手转过身,看着面前三十而立、正值春秋鼎盛的朱由检,轻轻一笑。

“是后世子孙对老祖宗您有所惭愧,让您费心了。”

朱由检却不认同朱元璋的夸赞,诚恳地说道。

听到这话,朱元璋摆了摆手,摇着脑袋道:“这有什么的?若是放在汉高祖刘邦身上,恐怕也都不以为意,更何况放在咱身上?这天下,或许本就该是天下人的天下,不该是一家之天下,而该是‘一国之天下’。

大明朝,又岂能真的传万世?我朱家,又岂能真的代代流传,一直占着这天下高位?此番咱能救朱家一次、救这大明江山一次,可日后?有一不可有二,有三不可有四,罢了罢了。”

若是在遇到朱辰之前,朱元璋万万不可能有此想法,但自从遇到了朱辰,又经历了这么多事之后,他的格局已经彻底打开了,之前那种以天下为奴仆,奉养朱家的想法也慢慢消失了。

“太祖的话,后世子孙记下了。”

朱由检再度说道,但看他的神情,虽说着“记下了”,却未必真能全然理解。

而这在朱元璋看来,才是正常的。

朱由检没有敷衍他,而是真的将他的话放在了心里。

许多事情便是如此,以朱由检当下的年纪与阅历,看不懂、想不透是正常的,但总该先记住,以后慢慢经历、慢慢琢磨,自然也就会明白了。

在朱元璋看来,那一天,不会太远。

……

临近崇祯十一年,一场朝会结束,在这京城之内,文武百官因党派之分而七上八下的心,全都安稳放回了肚肠里。

成国公朱纯臣回到军营重地,这才发现在他离去之时,京城之内又多了一个野战营,都督由黄得功还有夏承吉二人兼任。

这两人在此前朝鲜一战之中也颇有建树,配合大明锦衣卫刺探敌情,所获不少。

可惜二人依旧只是武将之身,并非勋贵之尊,所以并不被他朱纯臣高看在眼里。

勋贵自有他们的傲气非凡。

再加上如今大明崇祯一朝勋贵迅速崛起。

他朱纯臣身为明面上的勋贵之首,在这朝堂之上,至少就虚名而言,却是比那同朝的内阁首辅温体仁不差半分,也算是扬眉吐气、耀武扬威了一回。

但今日在这军营之内,成国公朱纯臣紧皱着眉毛,满脸苦愁。

英国公张世泽同他南征北战,二人兄友弟恭,早已成了他肚子里的蛔虫,朱纯臣一撅屁股,张世泽便知晓他放的是哪边的屁。

“祖大寿早晚要来的。”

“此行之所以未入京,乃是太祖下令,必须在班师回朝之后。单从此令便能看出,太祖无心偏袒,否则钦定他祖大寿之位,旁人也不可有半分非议,哪怕是满朝文武、你我勋贵,恐怕也说不出半个不字来。”

张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