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皇太极的决断,断臂求生(3 / 4)
在大明的帮助之下驱逐大清,对一整个国家而言,都是难得一见的喜事,甚至还能洗清之前大清兵临朝鲜国都留下的耻辱。
申景媛嘴角微扬。
若非如今还在大堂之内、气氛肃穆,他怕是要在这平壤重镇之内大摆宴席,足足三天三夜。
“大清败了,在预料之中。”
洪承畴中气十足、胸有成竹。
他目光睿智,继续盯着那堪舆图,却话锋一转:“可如今我大明虽胜,大清十数万大军却只是伤筋动骨,并未伤了半分元气。
眼下他们想重返盛京,这大清,依旧是我大明的劲敌。”
洪承畴开口。
众多大明良将皆都明白此事。
这一战看似大明和朝鲜两国之力胜了,可实际上不过只是迂回作战而已,双方说到底也只是打了一个平手。
洪承畴身为三军主将,此刻所思所想,无疑是如何消耗大清更多的有生力量。
他将这话题抛出,众人便继续围绕着战局商讨。
孙传庭沉吟片刻,上前一步道:“大都督,大清此番退兵,略显仓促。想必正是左将军此前所言,那辽东总兵已攻到大清盛京皇城附近。
他们不得不退,所以才有了今日之变局。”
卢象升思索片刻,亦在一旁缓缓开口:“若是这般,大清急着回返盛京,那便是我大明的良机。此战必须出兵,即便今日凭借我大明火炮之力,在各地设伏多杀些八旗建奴鞑子,待到来日,我大明掌控战局的把握也就越大。”
在这大堂之内的,无一不是大明军武中的良将。
他们皆打心眼里明白,大明与大清之间,必将有一场惊世一战。
这一战今时今日未在朝鲜之处发生,日后也必将再度袭来。
此番大明能靠着先进的火炮火器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使得两国战局回到万历年间萨尔浒之战前的态势,看似是好事。
可对于心怀壮志的大明与这些武将而言,这般拉锯消耗实在太慢,终究还是落入了两国对峙的消耗战僵局。
“那便出兵。”
洪承畴不再动摇,立刻开口定夺。
随后一条条军令迅速安排下去,整个平壤重镇也随之高速运转起来。
不过此次出兵,倒不用朝鲜再派兵配合。
朝鲜可战之兵本就数量稀少,此前防守支援郭山城、北方鸭绿江各处城镇时,伤亡已然极大,如今能保住自保之力便已足够,洪承畴也不会强求。
大明王师开始整兵备战。
朝鲜名将申景媛则率领人马,前去收复此前被大清占领的郭山城、义州城等地,显然是有意重建鸭绿江防线处的朝鲜屏障。
要知道。
平壤虽是朝鲜北方重镇,却绝非抵御大清的第一道防线,郭山城、义州城才是朝鲜鸭绿江沿线的前沿要塞,若大清来日还想进攻朝鲜,必将还要重复今时今日的战局,唯有守住这些要塞,才能真正稳住朝鲜边境。
大明、朝鲜各自依着战略,推进着己方行动。
与此同时。
正在陆续班师回朝的大清军营中,皇太极御驾亲征,自不可能先行返程。
他若一走,大清虽未必会发生兵变,却定然会生出动乱。
这种代价,皇太极绝不愿承受。
所以当贝勒岳托从平壤城前战败归来,甚至还折损了不少人马时,军营之内的皇太极勃然大怒:“就这般眼睁睁看着明人退回平壤重镇?”
他眼中含着冷意,狠狠扫过自入营后便长跪不起的岳托,语气中满是压抑的怒火。
“皇上,微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