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大顺天子,李自成身死(3 / 4)
p>
这原本刚刚平静下去的京城之处,又开始带了几分穷兵黩武之意。
不过好在,户部大量的银钱开始入库,查抄的那些豪族世家还有徽商、晋商之力,足以支撑接下来大明国战的一部分运转,再加上中原之处流寇的解决,更是让那些有心人全都持观望态度。
不少人更是将宝押在了大明朝的身上。
使得这京城之处的一切行动显得风平浪静,通畅无阻。
“此事,要不要同阁老他们商讨一二?”
兵部衙门之内,张凤翼的对面,杨嗣昌目光闪烁,沉声问道。
张凤翼听后眉头微挑,脸上却露出一分莫名的笑意:“此事由太祖下令,太祖之令,臣子定当遵从,同阁老们又有什么关系?”
张凤翼幽幽反问,杨嗣昌不由低下头来。
虽然说。
他们二人还是这等心思。
可哪怕是今时今日,也都渐渐开始以太祖皇帝朱元璋为主心骨,臣子听君王之令本就是应有之义,又何须再同传旁人?
这对于他们二人而言,可并非好事。
“多谢尚书大人的教诲。”
杨嗣昌心中清明。
张凤翼满意地看了他一眼,于是又再度提点道:“当下之时,党争之事再无存在之理,待到来日,归天陛下重掌大权,或许党争之事才有可能,而如今我大明国势蒸蒸日上,在太祖乾坤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手段之下,横扫弊政,颇有中兴盛世之象。”
“可那大清实力同样不弱,大清国运延绵,先出努尔哈赤,再出皇太极这两代雄主。
说句不中听的,若非此番太祖皇爷死而还阳,怕是我大明才是真的危急存亡,可即便如此,这大清依旧是我大明劲敌。”
此刻这兵部尚书张凤翼遥望远方,其兵部尚书的格局胸襟远超以往。
龙无头则乱。
如今大明已有了雄姿英发的带领之人,自是使得其麾下的臣子一个个眼光放远,皆都要成为这盛世名臣之一,名垂青史,福泽延绵。
家族代代相传,荣耀四方。
“是,尚书大人。”
侍郎杨嗣昌微微拱手躬身行礼,面露郑重之态。
京城之内各处衙门配合协调,已然是有与国同休、大战之态。
也在这样的时局之下,宫里面难得地传来了几份赦免的旨意,由兵部通传,交由刑部。
……
是夜,月明星稀。
刑部地牢之外,火光通天,好似白昼。
刑部尚书郑三俊下了马车,一身便装,长衫打底,圆领窄袍,身旁还跟着刑部的不少官员,长驱直入,顺顺利利到了这刑部大牢。
一众重刑犯、死囚犯所居之地。
刑部尚书郑三俊面露笑意,阔步来到这大牢深处,李自成麾下将领李过、红娘子二人的身前:“这是那李自成生前的供词,二位想看看?”
郑三俊小声道,将供词放到这大牢之内。
李过、红娘子两人从那陕西一带押往京城,舟车劳顿,昼夜赶路,到了这大牢之内,也不过是行尸走肉般的将死之人。
所以面目枯槁,大有骨瘦如柴之态。
将那供词拿上的同时,李过也不由看向了面前的这位刑部大人,虽不知晓对方是何等身份,但是看其排场,便决然非同一般。
“事到如今,大人何必还同我这将死之人说些什么?”
李过冷笑连连,可其后看到那罪状上面的供词,心头一片悲凉。
哪怕他知晓这是枭雄之姿该有的狠辣心态,可亲眼看到曾经效忠的主上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