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名存实亡的内阁(2 / 4)

加入书签

得知此事并未通过内阁,而是由武英殿直接向工部下了政令,还有接下来的良种发放仪式,不仅如此,兵部尚书张凤翼还有侍郎杨嗣昌两人,以及其他部门各部尚书,也都是直接领了宫里面的旨意然后听令行事。

在这种种情况之下,代表着朝堂臣子之权、汇集人才之处的内阁,渐渐成了空中楼阁,形同虚设。

渐渐的,这朝堂之上人心浮动。

哪怕是到了这崇祯八年期间,朝堂之上浙党独大,但其他的党派依旧能与浙党互相抗争,东林党、齐党、阉党等党派之间的斗争依旧从未停歇。

而如今浙党失势,其他的党派官员也自是心生欢喜,在其中尤以江南士绅多为支持的东林党官员最是火热。

当下的东林党还未曾有一人入了内阁之内,再加上前不久东林党的精神领袖、礼部尚书钱谦益已被其他党派弹劾,如今归家,所以使得东林党的势力削弱了一部分。

不过东林党派之内。

除了钱谦益之外,还有如今任吏部左侍郎的文震孟、户部尚书的侯恂、吏部尚书的郑三俊,各个要么是东林党的重要成员,要么便是元老之尊。

此刻在京城之处的宅院之内。

他们私下相聚,各个酒酣耳热,酣畅淋漓。

“浙党此次怕是要失势了,温体仁这阁老之尊怕是保不住了。”

“遥想洪武一朝,太祖皇帝昔日设立内阁不过只是为了辅助政务,可从来未曾有这般大的权势,浙党如今的做派确实跟那胡惟庸宰相一般无异了。”

“太祖皇帝归来,未曾想竟与我东林党有这般大的优势,妙哉,实在是妙哉。”

朝堂政局自古以来便是有人欢喜有人忧。

东林党还有齐党等人因这泼天的富贵享受了一把,而浙党这边却乌云惨淡、愁云凝聚,一个个长吁短叹,似是浙党的天已然塌下来了一般。

“温阁老,难道就任由那东林党等人如此叫嚣?”

“东林党、齐党又能比得上我们浙党为朝堂政务殚精竭虑到这般地步吗?”

兵部尚书张凤翼目光肃然。

他既是浙党重要成员,也是大力支持温体仁的官员之一。

不仅如此,还有他麾下的兵部侍郎杨嗣昌,甚至还有另外一个兵部侍郎、如今在前线之处的名将卢象升。

莫看温体仁作为浙党之首同样参与党争,但担任内阁首辅这么些时光以来,在众多党派之内算是最稳妥的了。

不仅支持前线洪承畴的招抚战略,还有对那辽东军饷也是多有缓解。

不然依着此前崇祯朱由检的性子,温体仁若当真没什么作为,又怎能做到今时今日?

崇祯八年期间,朱由检早已不信东林党那些高谈阔论之人,如今的他思想已转变过来,最为重视的乃是实干有才之人。

也是因此,洪承畴、卢象升还有那祖大寿,包括日后的吴三桂这些人才能入了他的眼,才能被他一举提拔到那般官位。

可惜他太急又太慌,再加上大明的国运如此,所以使得朱由检慌不择路,自然做出了不少错误的选择。

毕竟他朱由检也没开天眼,漫长岁月中谁是忠良谁是奸佞。

他分辨不清。

“别忘了,哪怕没了内阁,我这个老东西还兼着礼部尚书的官衔。”

眼见府内浙党一众官员虽不至于抱头鼠窜、不知所措,但个个却已是面露惶恐,好似浙党已然将要解散一般。

温体仁继续开口,“慌什么?”

“太祖皇帝何等英明,如今接手这天下之权,在老夫看来不仅非我浙党之祸,反而该是我浙党大兴之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