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弥勒降世(3 / 4)
明的田亩赋税之中,彭玉琳乐善好施,那他的钱财是哪里来的?定然是从那些寺田之中得来的。
朱元璋微微眯起眼睛,语气不善地问吴颙道:“吴卿是想劝咱停下僧录司新政?”
其他的官员们纷纷侧目看向吴颙,心里在嘀咕,吴颙才担任华盖殿大学士几天,就看不清自己的地位了?敢在陛
“不,臣认为彭玉琳这样的人在我大明不止有一个,应让各地做好调查、防范,以免再生出乱子,影响新政推行。”
吴颙毕恭毕敬地说道,他的话一出口,朱元璋眼中的冷意瞬间消失了。
“嗯,你说得有道理,传令各地都指挥使司还有布政使司衙门,严加防范,特别是寺庙道观!”
朱元璋的圣旨传遍大明各地,各地的布政使司、都指挥使司立刻警惕起来,同时,彭玉琳在福建的造反,也让原本绝望的僧道两家又再度燃起了希望。
彭玉琳在福建打出的旗号是“弥勒降生”与“护佛”,将矛头直指朱元璋的新政。
有彭玉琳这支枪在前面挡着,僧道两家开始运作,源源不断的僧人与道士前往金陵请愿、论理。
请愿,自然是请朱皇帝网开一面,不要施行新政,这僧录司新政不是我们不愿意,而是彭玉琳之流太多了,贸然施行会对天下稳定造成冲击,光一个彭玉琳就闹腾的福建不得安生,要是多了,这大明还有好日子过么?
所以,我们劝说陛下您暂缓新政不是为了我们佛道自己,是为了陛下您与大明啊!
论理,便是每天都有大量的佛道两家人前往僧录司衙门外,要与姚广孝论理。
你道衍和尚能言善辩,连高彬法师都不是你的对手,你厉害,但是我们人多,今日来三人,明日来五人,后日去十人,就是要消磨你姚广孝的锐气。
你说你姚广孝闭门不见?
好!那你道衍和尚就是闭门造车,怕了我们!
佛门之中,龙兴寺的地位举足轻重,而道家这边当属当世第一道门龙虎山!
朱元璋在建立大明之后,承认了龙虎山,也就是天师道的宗教权威。
洪武元年,龙虎山第四十二代天师张正常入朝觐见皇帝,朱元璋御赐了“正一嗣教真人”封号,并授予“护国阐祖通诚崇道弘德大真人”称号,秩视二品,允许其统领天下道教事务。
不过,朱元璋也对正一道的权威与特权予以削弱,“天师”之称乃是僭越,毕竟只有天子才能代表“天”,故洪武五年的时候,朱元璋下诏,将“天师”改为“真人”。
品级从二品变为五品,虽然后来恢复了二品,但这宗教领袖的地位,从此便要依附于皇权。
这也是为什么当新政出来之后,龙虎山不敢带头,而是请皇觉寺出马的原因。
如今高彬法师已经低头,恰逢福建彭玉琳闹事,龙虎山岂能不出手?
天界寺内。
夜幕降临,天界寺内寂静无声,天界寺主持宗泐禅师正在禅房中诵经念佛。
忽然,有弟子来通禀:“师傅,龙虎山的客人来了,就在寺庙之外求见。”
宗泐,号全室,与高彬法师一样都是大明佛家之中德高望重的高僧,他乃是临济宗高僧,不止佛法精深还通晓儒道。
洪武五年的时候,朱元璋命宗泐禅师为天界寺住持,洪武十年,宗泐禅师奉朱元璋之命出使西藏,招抚藏传佛教领袖,为大明稳定边疆。
多年来,宗泐禅师一直在主持校勘《大藏经》,还多次入宫与朱元璋论道。
在金陵城,宗泐禅师可谓是佛道的领袖了,可是对于新政一事,老禅师始终没有任何表态。
不多时,小僧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