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大明海关(3 / 4)
地需要人填充,让他们去给大明守边!”
“不过,罪大恶极者绝不可轻饶,李信、赵俊、赵仁三人拨皮实草,夷三族,其他六部等官员全都抄家,咱要看看你们到底贪墨多少!”
涉案官员被一个个地从奉天殿上拉走,有人面如死灰默不作声,有人奋力挣扎大声喊冤,人生百态在这里尽显。
至此,林贤通倭案终于走向了尾声,上至朝堂,下至沿海三省,官场、民间经历了一场大变革,堪称“刮骨疗毒”。
尸位素餐者纷纷落马,贪官污吏被严惩,盘踞在沿海三省的高门大户,几乎被清扫一空,盘踞在大明沿海,与国争利的利益集团,暂时土崩瓦解。
利益动人心,朱元璋也只能暂时压制住他们,日后肯有又会有新的利益集团出现的。
然而,利益集团的快速瓦解,也带来了新的问题:那些依靠着海贸走私谋生的百姓,生计需要解决。
除了解决百姓生计外,对现有的市舶司制度,朱元璋亦觉得不够满意。
市舶司虽设立,但海贸走私依旧猖獗,想来想去睡不着的朱元璋又取出手机,给朱辰拨通视频。
“花开又花落……花满天……是你忽隐……又忽现……”
伴随着一阵凄婉的歌曲响起,片刻后电话接通,那边传来朱辰懒洋洋的声音。
“老祖宗,这么晚了您还没睡呢?真够勤政的。”
朱辰随手打开酒店的灯,打了个哈欠。
朱元璋叹了一口气,道:“哎!咱也想休息,可是没法子,近日,朝中出现了一件大事。”
随即朱元璋将林贤通倭案始末简单地与朱辰说了一下,然后问道:“市舶司虽开通,然海贸走私依旧猖獗,朱辰,在你们那个年代是如何防备海贸走私的?”
“老祖宗,我这个年代天上有卫星,地上有监控,电子设备防止走私效果杠杠的,您那大明肯定没有,抄我们现代的办法肯定没用,不过……”朱辰说道这里卖关子了。
“不过什么?”朱元璋连忙问道。
“不过你可以学习满清,将市舶司改设成海关。”
“海关?这是什么?”朱元璋来了兴致,好奇的询问道。
“老祖宗,满清初建时,依旧沿用了大明的制度,在广州、泉州、明州等沿海地区设立市舶司,但是管理松散、腐败严重,毕竟市舶司不受朝廷直接管辖,都是由当地布政司统管的,腐败在所难免。
所以从康熙二十三年,解除海禁之后,满清就取消了传统的市舶司制度,陆续设立粤海关、闽海关、浙海关、江海关四大海关,这四大海关直属于户部,只受朝廷的管辖。”朱辰笑呵呵地说道。
朱元璋何等聪明?一听就意识到朱辰说的法子好,海关的设立,进一步将海贸利益抓到朝廷手中。
“而且现下大明的税收制度,乃是‘抽分制’,也就是按照货物的比例,征收赋税,然而到了清朝,满清改革了税收之法,将‘抽分制’的税收,变成了定额关税与附加税相结合,如此,海关税就成了满清的重要收入来源。”
朱元璋眉头微皱,道:“抽分制,可将贸易货物直接抽取出来,很是简便,你觉得不好?”
“当然!”朱辰掰着手指头,给朱元璋算账道:“抽分制这办法,容易滋生腐败,举个例子,我跟市舶司官员关系好,上下打点。”
“市舶司官员便少抽货物,一来二去不就产生了腐败?而定额关税与附加税收不同,更为透明、公正,不管我与市舶司的官员关系好还是不好,这钱都要交,且得交得合乎规定,老祖宗,这好坏不是显而易见么?”
朱元璋微微颔首,被朱辰给说得心动了,不过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