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这些都是朕的银子,朕的钱!(3 / 4)
人面如死灰被架走。
陆明的属下周杰,挣扎着跪地,道:“殿下,下官愿意举报,下官举报陆明贪赃枉法,下官愿意戴罪立功!”
朱棣望着狼狈的周杰,笑了笑,道:“周大人莫急,进了牢狱,你自然会将自己所知道的一五一十地说出来!”
他给过周杰机会,给过今日与会的所有人机会,但他们谁都没有把握住。
见此情景,浙江提刑按察使司按察使邱荷,整个人懵了,他看着被带走的同僚,以及那些他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商贾,如在梦中。
“邱大人,邱大人?”
朱棣连续喊了两次,才将邱荷从震惊中唤醒。
邱荷打了一个哆嗦,下意识地说道:“殿下,陆明所做之事,下官全都不知啊!”
朱棣微微一笑,“邱大人,本王不是要治罪你,只是一下子抓了这么多官员、商人,审问的事情需要邱大人你多多出力,若是审查的时候,发现提刑按察使司当中官员也牵涉其中,邱大人当知道如何办吧?”
“下官明白!按察使司中但凡有人与陆明勾结,参与到通倭海贸走私之中,下官决不徇私。”面对朱棣,邱荷再不敢将他看成一个年轻、贪玩的皇子。
朱棣满意地点了点头,悠悠说道:“有邱大人相助,本王定能涤荡浙江官场。”
十月末,一封燕王朱棣的奏疏,从浙江宁波府快马送往金陵。
皇宫,奉天殿。
洪武皇帝朱元璋身着明黄衮袍,厉声喝道:“詹徽,浙江省的监察御史是死人吗?平日都在做什么?”
闻言,左都御史詹辉跪在御阶之下,额头上布满了一层细密的汗水,但也不敢狡辩。
朱棣传讯金陵,在浙江督查大案后,他找到了关键证人——张凯,并通过张凯,缉捕布政使陆明,左参政周杰等布政司官员八人,以及浙江省各地官员三十六名、吏员二十九名。
除官员、吏员外,更有十三家富商参与到海贸走私之中,清查后发现,他们每年通过海贸走私所获得的利益堪称“海量”。
“浙江的海贸走私猖獗,官官相护,富商士绅与官员沆瀣一气,若非巡检司李想抓到了林贤,你们还要瞒着咱多久!”
詹辉低垂着脑袋,大气都不敢喘,道:“下官有失察之责,请陛下降罪责罚。”
“你当然有罪!”朱元璋怒喝道:“燕王奏疏中提到,不止浙江,广东、福建,这两个地方也在参与海贸走私,数量之多,规模之大不少于浙江,每年海量的银两都流进了官员、富商的口袋,那都是朝廷的赋税,朝廷的钱!”
朱元璋怒,怒朝臣无用对沿海的事情什么都不知道,还要一个小小的巡检司主官撕开缺口。
朱元璋恨,恨沿海的贪官污吏中饱私囊,恨沿海的富商们胆大包天,与国争利。
从朱辰的话中,朱元璋提前得知未来,他清楚未来是大航海的时代,是海权的时代。
沿海的海贸是大明未来重要的赋税一环,亦是大明王朝的重要根基所在,有人在掘大明未来的根!
朱元璋盛怒,詹辉被训得好像一个受气的“小媳妇”,朝臣们没人敢触霉头。
户部尚书郭允道眼珠转了转,道:“陛下,沿海走私严重,非一朝一夕,今燕王殿下已经到了南边,不如趁此机会,肃清奸佞。”
郭允道身为户部尚书,眼睛里就盯着银子,在郭允道心中,把持住海贸,白花花的银子将源源不断进入国库。
老头子心里一想,忍不住笑地眯起了眼睛。
大学士宋讷亦说道:“陛下,浙江、福建、广东三省官员贪腐,不可不查,更要严查,去年陛下刚刚颁布《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