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滇铜(3 / 4)
反对。
朱元璋瞥了赵仁一眼,道:“云南工匠技艺不精,可挑选金陵工匠过去,大明天下人才济济,咱们不信挑选不出几个合格的工匠来?若当真如此,就派刘卿你去督造宝泉局!”
朱元璋说的是气话,他当然不可能让堂堂礼部尚书去云南管宝泉局去。
然朱元璋话音落下,工部尚书赵俊跟着站出来,反对道:“陛下,云南山高水远,且水质与中原不同,铸造出来的铜钱品质也不同,若铸造出来的铜钱不合格,恐怕会浪费铜矿,还是,将铜矿运送回金陵,再行铸造吧。”
赵俊这话半真半假,真的是云南的水质的确与金陵不同,假的是铸造洪武通宝并不会产生多大的区别。
赵俊实在没办法,只能想出这么一个蹩脚的理由,无论如何不能让朱元璋设置宝泉局于云南。
沐家已经掌管云南军政大权,瞧着朱元璋这态度,未来是准备让沐英永镇云南,再也不用回中原。
在已经掌控军政大权的情况下,若沐家再拥有财政大权,一旦沐家起了野心,云南必乱!
可道理是这个道理,却不能明着说:陛下,您在云南设立宝泉局,他日沐英造反天下会大乱。
以朱元璋对沐英的信任与父子情谊,谁敢这么说,朱元璋绝对会宰了他。
朱元璋听到赵俊的话,直接气笑了,道:“赵俊,你身为工部尚书,怎地不通晓宝泉局铸币常识?宝泉局铸币,需‘择净水调泥’,云南山高水多,总能挑选出净水,水源的问题你不必多虑,退下!”
到了此刻,朱元璋已经有些不悦,任谁都看得出来。
然而大臣们依旧锲而不舍,内阁大学士严震直道:“陛下,云南事务繁杂,又刚刚攻取麓川多地,西平侯分身乏术,如果直接将宝泉局设置在云南,恐加重西平侯的负担,虽说‘能者多劳’,西平侯又正值壮年,但劳心劳力,岂能长久?请陛下体量西平侯。”
朱元璋眉头紧锁,不耐烦地说道:“区区一个宝泉局,有何劳累?自有人为他分忧,咱给云南送去那么多官吏,都是摆设不成?”
见朱元璋依旧执拗,户部尚书郭允道终于忍不住了,道:“陛下,宝泉局乃国之命脉所在,陛下碍于云南山高水远,不愿意运送滇铜到中原,难道您就没想过,沐家兵权在手,又有宝泉局在手,会有多大隐患么?”
朱元璋瞪着郭允道,道:“隐患?什么隐患?沐英十二岁就跟着咱上战场了,多少刀兵血雨沐英都随着咱一起闯过来,他虽然是咱的义子,但就跟亲儿子一般,会有什么隐患?”
朱元璋恼怒臣子反对他,更恼怒臣子们怀疑沐英,质疑沐英对大明,对朱元璋的忠诚。
郭允道一改往日阿谀的样子,跪地泣不成声,道:“陛下,沐英、沐春皆我大明重臣,可为大明守住云南,可是沐英、沐春之后呢?陛下,待过了五十年、一百年,若沐氏继续统管云南,他们还会安生么?为了大明的长治久安,宝泉局绝不可设置在云南啊!”
郭允道的表现,让群臣暗暗竖起了大拇指:郭尚书,真他娘的有种!
敢明晃晃地这么直接说出来,郭允道还是第一个。
果然,朱元璋的脸色瞬间阴沉下来,冷冷说道:“沐英乃咱的义子,咱让他去云南,就从未怀疑过他,郭允道,你如此居心不良,挑拨咱与沐英的关系,来人,将其拉出午门,斩首示众!”
朱元璋话将众人都吓了一跳,郭允道是有错,可是也罪不至死啊?
朱标忙行礼,为郭允道求情,道:“父皇,郭尚书兢兢业业,方才虽然出言莽撞,但一颗忠心天地可鉴,请父皇饶了他吧!”
吏部尚书李信亦为郭允道求情,道:“陛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