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誓师!出征!(2 / 4)
东城。”
徐达不愧是大明第一流的统帅,思路极为清晰。
蓝玉摩挲着下巴,道:“魏国公,楚雄府与景东府之间,可是隔着哀牢山,要跨越哀牢山取景东,恐怕不容易。”
徐达抚须,皱眉说道:“云南多山,要作战便无法避免翻山越岭,是有些难办。”说话间,他看向朱元璋,对于大的战略部署,朱元璋素来是算无遗策的。
朱元璋想了想,说道:“可从楚雄府出兵,一路走哀牢山官道,一路走新化州,两路并进,进攻景东,再从景东府进攻孟定,同时,再分出一路军,从大理府出发,一边可以守备大理府,一边可以经过永平攻保山,再从保山方向,进攻瑞丽!”
定远侯王弼想了想,说道:“陛下,云南地形复杂,军队调动困难,我军虽众,然贸然分兵恐怕会有风险,不如屯兵驻守新化州与楚雄府,再派出主力经大理府出征,如此敌军必定不是我军的对手。”
王弼生性谨慎,故给出的方略也极为稳妥。
颍川侯傅友德琢磨片刻,道:“定远侯这方略虽然稳妥,但恐怕会将作战时间拉长,一旦进入雨季,可就不好办了,何况我军一路大军,从大理府先取何处?是进攻保山方向,还是先取回景东?无论如何选择必定会分散大军。”
傅友德觉得王弼的策略太过于稳妥,兵部尚书赵仁则说道:“陛下,臣赞成陛下的方略,永昌侯与西平侯,皆为可独当一面的大将,让两位大将在一路,岂不是浪费人才?故分兵才是上上之选,若是能快速剿灭思伦法,对于我大明来说能将负担减至最小。”
朱元璋提出的是整体战略,具体的战略商讨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来制定。
整整五日时间,几位经验丰富的军中大将,每日都会前往武英殿议事,而明军十万大军,也已经蓄势待发。
………………
武英殿内,朱元璋抬起头,看着神情认真的晋王朱棡,愕然道:“什么?你要去云南?”
朱棡点了点头,说道:“父皇,儿臣愿与永昌侯一起出征云南,为我大明开疆拓土!”
朱元璋沉吟片刻,道:“云南穷山恶水,路途遥远,且行军打仗可不比就藩舒服,你确定要去?”
朱棡上前一步,坚定地说道:“父皇,自儿臣回到京城,自觉过往做了许多荒唐事,虚度了大好光阴,所以儿臣也想干点正事儿,不枉我皇族的身份,而且儿臣当初选定的封地就在南洋,那里紧挨着云南,此次儿臣前往,也算是适应一下气候,为日后就藩做准备。”
“好!难得你有这份心思,那为父也就不拦你了。”朱元璋很是满意,随即询问道:“不过随军出征,你需谨慎,懂军中的规矩。”
朱棡闻言想都不想,回答道:“儿臣懂得,上了战场,儿臣定奋勇杀敌,不丢皇族脸面,给父皇长脸!”
朱棡自认为回答得稳妥,岂料朱元璋随手抄起奏疏,朝朱棡脑袋上扔去。
嘭!
朱棡被奏疏砸了个正着,委屈地说道:“父皇为何砸我?儿臣哪里说得不对?难道,父皇要儿臣事事缩在后面,保全自身?那军中的将士们怎么看儿臣?”
朱棡性子暴烈,有几分朱元璋的勇武之气,可不想躲在后方捞功劳。
朱元璋白了朱棡一眼,道:“军中不是你的王府,蓝玉为军中主将,令行禁止,出征大小事宜,都要听他的,你虽为皇子,然到了军中要收敛自己的脾气,蓝玉让你干什么,你就干什么,知道么?”
朱棡闻言皱起眉头,他贵为藩王,自由自在惯了,受蓝玉约束自然不愿意。
朱元璋见朱棡那德行,就猜到了他的心思,直接说道:“你要么答应咱收敛性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