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末将蓝玉向太孙殿下奏凯!(2 / 3)
是。
最后他悄悄望向朱标,发现他并没异议,当即如同蓝玉一般,向着朱雄英行了个礼。
朱雄英年纪虽小,可毕竟已受封太孙,是以常被朱元璋安排出席一些仪式会面,像今日这等场合便被派来增长见识。
此刻受蓝玉大礼,朱雄英倒未有丝毫胆怯之态,仍只挺立身子,微抬右手道:“永昌侯,颍川侯,还请起身,此番征南得胜,尔等乃有功之臣,雄英万万不可受此大礼!”其一举一动,十分得体。
在场朝臣一见,纷纷称叹不已。
“想不到太孙不到十岁,竟然有如此气度!”
“太孙岂是凡体肉胎?打小跟着陛下耳濡目染,眼界心性自是非同一般!”
“有此储孙,我大明三世无虞!”
………………
听到朝臣对朱雄英的夸奖,蓝玉不由得嘴角掀起了得意的笑容。
身为朱雄英的亲舅爷,蓝玉可算是铁杆的“太孙党”,今日大军班师,朱雄英恰好在场,他便借此机会,为其立威。
一者,向世人表明,军方上下都认可皇太孙的储君身份;二来,叫朝臣们看一看,皇太孙气度非凡,实有明君之姿。
他以自己为垫脚石,为朱雄英提高地位,可以说用心颇深。
不过从这点来看,蓝玉的确不懂政治,但凡换了个皇帝,今日的他和朱雄英都要倒大霉!
这也从侧面说明,朱雄英这位皇太孙对于整个勋贵集团太重要了,一旦出了任何事,都能影响无数人。
随后,二人将大军交由副将统领,带往中军大营驻扎,而他们一行人进京入宫,向朱天子交接兵权。
大军得胜,朱元璋自是高兴,当着朝臣的面对着蓝玉和傅友德二人好一番夸赞,不过这些都只是过场,最关键的一步是交接兵符,收回兵权。
待完成这一流程,朱天子宣布,今日在宫中举办庆功大宴。
平定云南可是大功,这庆功宴的规格自然不低,在京五品以上官员尽数到场,皇家子孙也悉数出席。
朱元璋近来心情很好,今日这庆功宴倒再未敲打朝臣,只不住劝酒赞和。
天子尽兴,酒宴的气氛自然不差,众人都喝得兴高采烈,不住向傅友德和蓝玉道贺赞喜。
两人自然很是高兴,傅友德为人老成持重,今日表现倒不甚积极,可蓝玉素来爽朗性子,今日喝了点酒,更得意得眉飞色舞、手舞足蹈起来。
原本作为有功主将,蓝玉这番表现实属正常,可在傅友德这敦厚老实的对比之下,就稍显聒噪了,再加上,席上蓝玉借着酒意不断吹嘘。
“有咱坐镇主将,还怕他鸟的梁王段氏?”
“咱只稍一出手,便打得段氏抱头鼠窜,轻易将云南收复。”
“这也就是陛下慧眼识人,相中咱去云南,要不换了其他人,怕是拿不下这场大仗!”
此时的蓝玉也许喝得有点多了,只顾吹嘘自己,强调自己在平定云南所起的作用,却对旁人功绩不屑一顾,好似傅友德、沐英等人都是打酱油,跟着他混的战功。
可事实上谁都清楚,傅友德乃开国功勋,威望、能耐绝不比他蓝玉差。
也就是傅友德为人温厚,不爱与人计较,才不致闹出冲突。
不过众人倒也清楚,并非蓝玉瞧不上傅友德,实在此人惯来性情粗爽,喜好张扬,不然日后也不会干出纵兵闯关的蠢事,实在是性格使然。
若只是如此倒也罢了,可没想到,蓝玉竟借着酒意愈发恣慢无度,说话声甚至盖过了朱天子。
“来,喝!”
此刻朱元璋正与傅友德谈论西南轶事,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