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痴情帝宠关我什么事4(2 / 2)
试图带上几分监军的威严,“诸位慎言!”
他站起身,朝着都城方向拱了拱手,脸上挤出几分虔诚,“圣人心系天下,运筹帷幄,所下每一道旨意皆是深思熟虑,为江山社稷计!”
“国舅爷亦是体恤将士,恨不得亲临前线上阵杀敌。胜败乃兵家常事,岂可因此怨怼天颜?”
他这话说得冠冕堂皇,却让堂内众人的怒火更旺。
边敬义见势不妙,赶紧话锋一转,回到他唯一能抓住的救命稻草上,“正因局势艰难,才更显圣人高瞻远瞩!我等在此死守,若全军覆没,岂非让叛军直捣都城,陷圣人于险境?那才是真正的万死难辞其咎。”
他越说越觉得自已有理,声音也拔高了些,带着一种扭曲的忠诚,“杂家身为监军,绝不能眼看诸位和这数万将士做无谓牺牲。保全有用之身,方是忠君爱国之道,退回都城护卫圣人,等待四方勤王兵马汇聚,届时里应外合,方能一举剿灭叛军,这才是万全之策啊!”
他刻意忽略了弃关二字,反复强调护卫圣人等待勤王,试图给逃跑披上一条忠义的外衣。
“将军,”他转向长安,语气近乎哀求,又带着一丝催促,“大军出城,如今您是这城中的最高将领,当为此间数万将士的性命负责,亦要为圣人的安危着想!还请将军速做决断,迟则生变!”
将圣人的安危这顶大帽子扣了下来,意图用大义逼迫长安就范。
堂内一时间寂静无声,只有边敬义因激动和恐惧而略显急促的呼吸声。
长安:“圣人的安危重要,将士的性命不能白丢,那潼关的数万百姓呢?”
边敬义被这突如其来的问题问得一怔,脸上闪过一丝慌乱。
他显然从未将潼关的百姓纳入考量,此时被长安点破,只得支支吾吾地辩解,“百姓……百姓自然也是要顾及的,只是事有轻重缓急啊将军!叛军凶残,若我等在此玉石俱焚,届时关城一破百姓同样难逃兵祸。不如……不如暂且退却,待日后王师归来,再安抚百姓也不迟……”
他的声音越说越小,底气愈发不足。
这番说辞连他自已都说服不了,弃百姓于不顾,独自逃命,这无论如何也称不上忠义。
长安看着他闪烁的眼神和苍白的脸色,心中冷笑,面上却依旧平静,“我等身着戎装,手持兵刃,受百姓赋税奉养,所为者便是保境安民。今日若弃关而走,置百姓于不顾,与临阵脱逃何异?他日史书工笔,会如何记载我等?”
“潼关守将,闻风而逃,弃民于贼?”
她每说一句,边敬义的脸色就白上一分,而众将的腰杆却不由自主地挺直了几分,眼中的迷茫和愤懑渐渐被坚定所取代。
长安看着边敬义那副魂不守舍面色惨白的模样,心中的冷意更甚。
她知道,这棵墙头草已经被逼到了墙角,轻轻一推,对方就能掉到坑里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