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两案(1 / 3)
柳棉之死的案牍已尘封半月,那具被柳老伯颤巍巍领回的尸身,早已在黄土下化作一缕凄冷的魂。
此刻,夜梦仙一行踏着斑驳青砖踏入县衙,檐角蛛网在暮色中轻颤。
仵作验尸的报告上写明了死因是注射大量液化瘾粉所致。
夜梦仙指尖轻叩卷面,似笑非笑道:
“不仅有瘾粉,还有海国的注射管,都是不在市面上流通,且轻易无法获得的非法高价物品。”
“柳棉是菜农之女,居然也能够接触到这些东西,看来吴府临时工的待遇确实挺高的。”
“注射管有破碎......这么稀罕的东西保管起来基本很小心,手腕的上有不知名划痕,不排除是普通划伤,为了筹集药费而去吴府打工的姑娘,应该不会跟别人打架斗殴的。”
“吴捕快认识这人吗?”
吴捕快闻言,立刻上前,看向夜梦仙指着的名字,柳棉的未婚夫,代秀才。
“认识,镇上几位教书先生之一。”
夜梦仙:“身为教书先生,收入应该还不错,代秀才就没有接济一下未来岳父所需的药费?”
吴捕快叹道:“有过接济的,但杯水车薪。”
“自从柳老伯病了后,很多人都不看好二人婚事,代秀才坚持,代家才没有退婚,维持婚约的条件便是代秀才不许再给柳家钱。”
“柳棉也是个坚强的姑娘,为了回应代秀才,柳老伯的药费基本都是她辛苦地工作筹集而来的。”
“若非走投无路,她估计也不会去吴府做短工的。”
“柳棉有很多工作,其中之一便是红绿馆的洗衣工,然后是吴府的短工。”
夜梦仙咀嚼着‘走投无路’四个字,然后指着卷宗上写着‘代秀才是听到同在红绿馆的杂役谈论才到的红绿馆,事发当晚并没有出入红绿馆’的字样:
“这话是什么意思?”
吴捕快略微回忆一下道:“衙门接到报案,我带人抵达现场,代秀才已经在事发地了。因此例行询问,代秀才自己说自己是因为听说柳棉死了才会来到红绿馆。”
“当日在红绿馆门口接待客人出入的人也证实了没有见过代秀才。”
夜梦仙:“这话当时听着,难道不觉得奇怪吗?”
吴捕快:“柳棉尸体是在卯时被人发现的,那时会出现红绿馆外街的人不是杂役就是在红绿馆过夜离开的客人。”
“代秀才毕竟是教书先生,自然是顾虑名声的,以往也没听人说过他去过红绿馆。”
将手中那薄如蝉翼的卷宗轻轻归置回原处,夜梦仙目光平静地扫过这方寸之地。
案牍堆积如山,纸页边缘早已泛黄卷曲,积年累月的尘埃覆满每一册卷宗,蛛网如霜雪般悬垂在梁柱之间,无声诉说着此处经年无人问津的冷寂。
她的指尖拂过案卷,一缕微尘飘散,在昏沉的光线中浮沉,恍若被遗忘的时光碎屑。
吴捕快:“大部分卷宗都是放着做纪念的,如夜小姐这样再看卷宗的人,从我任职到现在也就一只手的数。”
夜梦仙:“按照大理寺的卷宗管理条例,各地知府在最终末尾都要进行审阅批注。”
这意思是问为何柳绵之死的卷宗上没有吴知府的审阅批注。
虽然夜梦仙也知道原因,估计涉及到吴府的案件都是这般不了了之吧。
吴捕快叹气:“知府大人已经尽力了,若非知府大人在其中周旋,估计吴斌的作为还要更加嚣张些的。”
素手轻抬,指尖拂过案牍堆中一抹未染尘痕的新册。
翻开扉页,墨迹犹新的字迹赫然入目:四日前,一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