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1章 上巳(2 / 2)
的矛盾,又要和新入宫的五名妃子亲热,然后还要计算着对臣下的抚慰策略,加之国朝政务与春蒐、射箭这些他本人不得不出席的活动,可以说忙得脚不沾地。
果然做皇帝是天字第一号的苦差事啊。
这种情况下,权力就不得不进行分润了,高殷不在时,朝中大事主要由高德政、高浟、高湜三人进行决议,与他去晋阳的宗亲和臣僚也做了基本的确定,尉迟孟都、秦方太、武居常这类较早提拔而位置较高的汉人武将们在邺都内驻守,高长恭、高延宗、狄湛、赫连子悦、杜弼等与晋阳关系密切的臣子跟高殷走,等高殷改革完毕,再注入汉人新鲜血液,让晋阳的鲜汉比例下降。
之后再通过一场份量足够的胜利来论述高殷改革举措的天命和正确性,就能够将齐国扭曲的军事力量掰回正轨了,比如玉璧之战什么的。
高殷射完箭,回到御座上,廊下升堂奏歌。原本应该是由皇太子领着群臣斟酒举杯劝饮的,但高殷此时还无太子,因此便由十一叔高湜带着诸臣领进。
无论高湜还是高殷自己,都很满意这个安排,高湜排序和出身都太靠后了,对高殷毫无威胁,又是高洋的宠臣,对于高殷也是一向迎奉,他办事,让高殷颇为放心。
说得直接一些,之所以把他安插在高浟和高德政内,才能还是其次,主要是防止高浟和高德政联手把持国政、欺瞒自己,这是合格的人主都要有所警戒的基础权术。
“至尊神射中垒,实乃天授英武,臣等仰沛之至!”
“治国非一人之功,需文武同心。”
侍者端来酒爵,高殷将其举起,轻声说:“众卿之心,朕已深知,当满饮此杯,以慰卿等忠怀!”
帝臣齐齐饮毕,开怀大乐,底下护卫的士卒见状,忍不住吞咽了口水,心里想着自己要遇到何样的机缘,才能坐在上面,亲自向皇上道贺。
丁普拿走酒爵,又带着名册在一旁侍立,从一品官员开始射三十二发箭,依次降级到五品官只射十五发箭,最后侍奉官、御仗官乃至高殷喜爱的近侍宦官都可以任皇帝点名而上去试两手,中途若发觉青睐的人才,丁普就可以立刻查阅资料,让高殷知晓这人的底细。
“做皇帝还真辛苦啊。”
高殷忍不住和身边的诸葛颖说话,高长恭等人作为高级将官,在这种时刻负责调度更能积攒威望,也让军队运转得方便,所以不在高殷身边。
因此高殷便会随意抓些近臣在旁边,今日陪着他的便是诸葛颖,诸葛颖含笑趋前,亲自执壶为至尊斟酒:“至尊所言极是。因此这大位,必须是天生圣人方可坐得,昔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如今也正是要天降大任于圣人,才让至尊如此繁忙,也让臣等侍奉无上明君!”
“无上吗?哈哈哈……”
高殷忍不住大笑,他也听说诸葛颖借着姓氏模仿诸葛亮,不过在权力的垂青面前,还是展露了本色。
不过这并不坏,若是连权力都无法勾引他,那高殷只能拿出真正的敬重了。
“我听闻太祖在时,因崇佛抑道,让境内无道士,因此被称为无道天子。可有此事?”
旁人闻言一惊,诸葛颖紧张地手心出汗,微言回应:“似、似乎是有这话,不过是民野谣言……”
“民野谣言?不过民野谣言,偶尔也能代表一些民意嘛。”
高殷磕着瓜子,欣赏着臣子们的箭术,似有似无的问着:“不知朕在民间,被呼作什么天子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