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九章 被下降头了?(1 / 5)
“上次你说的事情,我跟她们俩已经达成合作意向了,准备成立个基金会,4000万美刀投资Kakao20%股份。”邓雯笛开口道。
“这个资金规模刚刚好,那通讯方面的问题呢?”王曜点点头,钱不是最重要的...
女孩攥着那张名片,指尖微微发颤。王曜转身走远时,她低头看了又看,生怕字迹被风吹散了。那行字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等你考上大学,来找我。我教你,没钱怎么当明星。”没有署名,可她知道他是谁??电视里、手机上,这几天都在播那个“烧厕所救孩子”的男人。有人骂他疯子,有人说他是神,可她只记得他说的那句话:“她的存在,值得被看见。”
这句话像一粒火种,落在她心里。
王曜并不知道这粒火会烧得多远。他只是照常回到城市,继续运营发发娱乐,处理堆积如山的项目提案。火灾事件的热度逐渐退去,舆论战场转向新的风波,而他选择沉默。但沉默不代表停歇。
“暗夜之光”基金在日本落地生根,三个月内救助了两百余名流浪青少年,其中四十七人重返校园或进入职业培训计划。河濑直美的纪录片拍摄进度过半,素材震撼人心:有孩子讲述如何靠捡烟头换饭吃,有少年在寒冬夜里用报纸裹住脚趾防止冻伤,还有人在镜头前哭着说:“我想有个地址,能让我填在‘家庭住址’那一栏。”
国内团队将这些片段剪辑成公益短片,在短视频平台投放。起初反响平平,毕竟观众早已对“苦难叙事”麻木。直到一条评论爆红:“他们不是弱者,他们是被遗忘的人。”这条评论下涌出无数留言,有人开始自发组织募捐,有大学生发起“一封信计划”,给收容中心的孩子写信。
王曜看到数据报表时,轻声说了句:“情绪可以转化成行动,只要别让它变成消费。”
林芝玲站在办公室门口听见了,忍不住问:“那你当初点燃那场火,是不是也在赌人性还没彻底冷透?”
“我不是在赌。”王曜抬头,“我是逼它热起来。”
话音刚落,植姬推门进来,脸色凝重:“东瀛那边出事了。”
王曜眉头一皱:“说。”
“净源环境株式会社前社长昨晚跳轨自杀,遗书里写着‘为了赎罪’。媒体已经开始翻炒旧账,说纵火案其实是‘内部清洗’,甚至暗示……是你策划的。”
王曜冷笑:“我放消息,安排疏散,提供证据,但我没碰过一根火柴。他们想把锅甩给我?行啊,来吧。”
“问题是,”植姬压低声音,“文春社收到匿名威胁,说如果继续深挖政府牵连,就会曝光记者私生活丑闻。野见爱丽今天早上打电话过来,说压力很大。”
王曜沉默片刻,忽然起身走到窗边。阳光穿过玻璃洒在他脸上,映出一道清晰的轮廓。
“告诉野见女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