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7章 故地重游(2 / 2)

加入书签

介绍雅集的理念:“我们想通过这样的活动,让更多人感受到江南文化的温度,知道老院子、老手艺不是陈旧的符号,而是能融入现代生活的珍贵财富。”

领导看着现场的热闹场景,连连点头:“这个活动办得好!既宣传了漫改,又传承了文化,以后可以多搞些这样的活动,文旅局会全力支持。”

中午时分,雅集的气氛达到高潮。

书法家协会的会长现场写了一幅“老院藏乡愁,雅集传文脉”的书法作品,赠给木槿传媒,画家们则把现场完成的画作送给参与互动的游客,拿到画的小朋友笑得格外灿烂。

直播间的在线人数突破了十万,不少观众留言说“想去乌镇看老院子”“想购买《老院旧事》的漫改周边”,还有文化机构发来合作意向,想把这样的雅集模式复制到其他城市。

苏木和徐佳莹并肩站在廊下,看着庭院里的景象。

名家们还在挥毫,游客们在清水区互动,工作人员忙着直播互动,古琴声依旧悠扬。

阳光透过廊柱的缝隙洒在他们身上,暖融融的。

苏木握紧徐佳莹的手,心里满是感慨:从纠结“要不要追热点”,到决定办一场纯粹的文化雅集,过程虽然有犹豫,但最终的结果,证明了他们的坚持是对的。

那些真诚的文化体验、温暖的情感共鸣,比任何转瞬即逝的热点都更有力量。

“你看,”徐佳莹指着直播间的评论,眼里满是笑意,“大家想要的,从来不是那些浮夸的梗,而是这样真诚的文化体验。咱们的坚持,没有白费。”

苏木点点头,看着眼前的一切。

墨香、琴音、笑声、游客脸上的笑容,还有远处波光粼粼的西湖,突然觉得所有的纠结、疲惫都值得了。

或许木槿永远不会成为最“流量”的公司,但只要能守住故事的魂、文化的根,用真诚的内容打动人心,这样的坚持,就有意义。

“等雅集结束,咱们把这些优秀的书画作品做成漫改的周边,比如书签、明信片,”苏木轻声说,“再把游客的清水书画拍成视频,剪成短片发在公众号上,让更多人看到这场雅集的温暖。”

徐佳莹笑着点头:“好啊!还要把今天的经历写进《老院旧事》的番外,告诉读者,老院子的故事,不仅在书里,也在我们的生活里,在每一个热爱江南文化的人心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