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试探(3 / 4)
厌恶诡谲。
当年若非岳父林如海明察秋毫,于军需贪墨的污水中力证其清白,苏烈早已是黄土垄中枯骨,哪还有今日统御朔方、威震北疆的荣耀。
权谋之术,非其所长,亦非其愿。
他对朝廷的忠诚毋庸置疑,可这份忠诚下潜藏的忧惧,此刻被苏慕白无情地揭开,让他如坠冰窟,手足无措。
苏烈避开苏慕白的目光,死死盯着脚下斑驳的城砖缝隙里一株顽强钻出的枯黄草梗,仿佛要将那点微弱的生机看穿。
寒风卷着关外特有的沙尘气息,掠过城墙,扬起苏慕白深绯官袍的一角,也吹动了苏烈玄色披风的下摆。
两人之间的沉默,沉重得如同压在紫荆关上的整片铅灰色天空。
关墙之下,戍卒换防的口令声远远传来,清晰而冰冷,提醒着此地无时无刻不笼罩在战争的阴云之下。
良久,苏慕白才缓缓开口,打破了这片令人窒息的沉寂,声音依旧平静,却已不再咄咄逼人,更像是在铺陈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
“大帅忠勇,日月可鉴。”
“然神都非沙场,人心之险,尤胜突厥弯刀。”
“狡兔死,走狗烹,非是虚言。陛下……”
他顿了顿,似乎在斟酌用词。
“陛下行事,素来只问结果,不问情由。”
“贾府昔日何等煊赫,转眼便是冢中枯骨。”
“待北疆平定,大帅一身系朔方军魂,军中威望无两,这便是取祸之根由。”
“陛下或碍于悠悠众口,明面上不予加罪,然削权、架空、冷落、猜忌……步步紧逼之下,大帅所期之田园,终究是镜花水月罢了。”
苏烈猛地抬起头,眼中血丝更甚,嘴唇翕动了几下,似乎想反驳,想斥责这是危言耸听,想再次强调自己对朝廷的忠诚足以化解一切猜忌。
然而,当他的目光撞上苏慕白那双沉静得近乎冷酷的眼眸时,所有激烈的话语都堵在了喉咙里。
苏烈想到了凤藻宫那冰冷的铜锁,想到了荣国府门前散落一地的珠翠钗环,想到了朝堂上那些曾与贾府交好、如今却噤若寒蝉的同僚……隆化帝那张看似威严、实则刻薄寡恩的面容,无比清晰地浮现在他眼前。
一股寒意从脚底直窜头顶,让他这位在尸山血海中都不曾皱眉的统帅,竟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寒噤。
“那……苏大人,依你之见……”
苏烈的嗓音沙哑干涩,几乎不成调子,那声“苏大人”已然被抛下,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下意识的、带着求助意味的称呼。
“难道……就没有转圜之地了么。”
“我苏烈一生为国,从未存半分私心,难道就因为打了几场胜仗,便要落得如此下场?”
他的话语里充满了悲愤、不甘,还有一种被命运紧紧扼住咽喉的绝望。
苏慕白没有立刻回答。
他的目光越过苏烈宽厚的肩膀,投向紫荆关外那片广袤而荒凉的战场。
天边,铅云低垂,仿佛随时会压垮这片饱经战火摧残的土地。
几只孤雁排成歪斜的队列,凄厉地叫着,奋力向南飞去,试图逃离即将到来的风暴。
“转圜……”
苏慕白收回目光,复又落在苏烈写满挣扎与迷茫的脸上,声音低沉却异常清晰。
“非是无路,但路在何方,不在庙堂,而在大帅自身,更在这朔方千军万马之中。”
苏慕白向前一步,距离苏烈更近了些,几乎能感受到对方粗重呼吸中透出的压抑。
“狡兔三窟,良将岂能只知冲锋陷阵,而不知身后之忧。”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