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无人主之风骨(1 / 4)
厚重的殿门无声合拢,将外间的寒风隔绝,却也将殿内最后一丝喧闹吞噬。
一瞬间,空旷的殿宇内陷入了一种近乎死寂的沉静,唯有蟠龙烛台上跳跃的火焰偶尔发出噼剥轻响。
御座之上,隆化帝未动。疲惫如巨大的铅块压在他肩上,双手依旧死死抓住冰冷的紫檀龙椅扶手,如同溺水者攀住最后的浮木。
昏黄的烛光映照着他深陷的眼窝,额角青筋虽消却仍隐隐作痛,方才在群臣面前勉力维持的帝王威严早已碎落一地,只剩下被西海烽火燎得焦黑的茫然。
他阖上眼皮,仿佛连思考的力气都已耗尽,只余胸膛压抑而缓慢的起伏。
国库的空洞,十五万大军带来的辎重消耗,朔方塞外箭在弦上却不得不撤兵的现实,以及随之破灭的洗刷篡位污名的功业幻想。
千头万绪如同冰冷的锁链,紧紧缠绕着他的心脏。
放弃朔方,他心有不甘;两线开战,又力所难及。
这无解的难题将他钉在御座上,动弹不得。
不知沉寂了多久。
一片凝滞的昏暗中,龙涎香也失去了往日的馥郁,只余燃烧过后的灰烬气。
隆化帝微微撑开沉重的眼皮,目光下意识地在空旷的丹墀下扫过,蓦然定住。
就在距离御座不远处,一道挺直的身影不知何时并未随众人一同离去。
紫袍玉带,身影清瘦。
内阁次辅林如海。
他静静伫立在巨大的蟠龙金柱旁垂下的阴影里,面容在摇曳烛火中半明半暗。
不同于其他朝臣离去时的惶惶不安,林如海脸上是一种近乎古井无波的沉静。
他双手笼在袖中,下颌微含,目光低垂,似在沉思,又似在等待,那姿态从容得像是在自家书房中静候茶熟。
隆化帝心头猛地一跳,一丝极细微的疑惑掠过,随即被更深的疲惫压下。是林如海没听见方才的退下之令,还是有事遗漏。
隆化帝喉结滚动了一下,声音干涩如砂石磨砺,喑哑地开口。
“林相未退,可是尚有所奏。”
不是责问,也非催促,更像一种空洞的询问。
林如海闻言,这才缓缓抬起了头。
他的目光如同静水深流,沉静而不逼人,迎上隆化帝那双布满血丝、写满焦灼与虚乏的眼睛。
林如海没有立刻回话,只是极其稳重地、朝丹陛方向前走了三步,站定,双手敛于身前,姿态恭敬却无半分慌乱。
“臣,确有一策,或可解西海困顿,暂缓燃眉之急。”
林如海的声音不高,却异常清晰地在这死寂的大殿中回荡,带着一种磐石般的稳定感。
“暂缓燃眉之急”,这句话如同一颗小石子投入了隆化帝几近干涸的心湖。
隆化帝原本沉落谷底的身躯似乎微微一动。
他那因疲惫与绝望而显得空洞的眼神猛地一凝,瞬间锐利起来,如同溺水的人看到头顶掠过一丝微弱的光芒,尽管不能确定方向,却已是全部希望。
隆化帝几乎是立刻挺直了腰背,前倾了身体,双手因用力抓住扶手而指节再度泛白,声音急促而紧绷。
“计将安出,林相速速道来。”
林如海神色不变,不疾不徐地开口,声音平静得像在陈述一件最寻常不过的政务。
“陛下明鉴,诚如方才议政所言,国之干戈,终系于钱粮二字。”
“两线开战,于今时之国库,实为万难之选,萧相所虑,臣亦深以为然。”
先一步肯定了萧钦言的部分忧虑,稳住了谈话的基调,林如海才徐徐抛出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