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羊毛战略(2 / 4)

加入书签

绒料子,由衷赞道。

另一位郡主拿起一件织工极其繁复的羊绒提花披肩,对着光细看。

“这针脚,这花样,怕是宫里织造局的功夫也不过如此了,贾夫人,您从哪儿寻来这般巧手的匠人?”

贾敏闻言浅笑答道。

“郡主好眼力,这些老师傅,都是小婿慕白特意从姑苏请来的,世代都是吃这碗手艺饭的,最是精细不过。”

她顺势接过话头,语气平和却清晰地将重点引向核心。

“不瞒各位夫人,这些料子,都出自幽州织造坊。”

“大家也知道,小婿慕白在幽州任上,见北地苦寒,民生多艰,便想着如何为百姓谋条出路。”

“幽州毗邻草原,羊毛羊绒本是上佳,只是以往工艺粗陋,明珠蒙尘。”

“他便筹措了这‘幽州织造坊’,延请江南名师,钻研改良工艺,方才得了这些还能入眼的料子。”

“今日请诸位来,也是想请大家品鉴一番,这北地的出产,能否入得各位贵人的眼。”

贾敏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既点明了东西的来历,是女婿苏慕白的政绩工程;又抬高了立意,是为发展幽州经济,造福当地百姓;同时还展示了店铺的品质,是江南名师与北地优材的结合。

至于神都金陵贾府的那些风波,只字未提,仿佛与此间毫无干系。

在场的夫人们个个心明眼亮,立刻听懂了其中的关窍。

贾敏这是在为自己的女婿站台撑场面,推介其重要的政绩。

这“云裳阁”,说白了就是幽州织造坊在神都的最高级展示窗口和销售终端。

于是,心照不宣之下,订单纷至沓来。

贵妇们一掷千金,既是为这确实新颖顶级的料子与手工,也是给贾敏和背后林如何子,更是对一位颇有作为、懂得“为民办实事”的苏慕白一种无形投资与看好。

她们定制衣裳、披肩、毯子,讨论着款式花样,店内气氛热烈而融洽。

“云裳阁”的成功开业,以及其背后清晰的“幽州制造”标签,像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迅速在京城上层圈层中荡开涟漪。

它成功地让“幽州织造”这个名号,以一种高端、奢华、精致的形象,首次强势地进入了神都贵胄的视野。

其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自上而下,引领风潮,让羊毛羊绒制品成为京城新的时尚标杆,从而彻底打开销路,反哺幽州的经济发展。

这一切,都进行得风雅而高效,与神都另一处府邸内的愁云,仿佛存在于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

十日后,幽州,知州府衙。

北地的寒风仍在窗外呼啸,但府衙书房内却暖意融融。

苏慕白正伏案批阅着公文,眉宇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却也透着一股封疆大吏特有的沉静与专注。

案头堆叠的卷宗,皆是关乎幽州民生赋税、边防屯垦的要务。

一阵轻微的脚步声后,贴身小厮在门外恭敬禀报。

“大人,薛姑娘在外求见。”

苏慕白头也未抬,只应了一声。

“请她进来。”

“喏”

片刻后,薛宝钗款步走入堂中。

薛宝钗今日穿着一件藕荷色镶风毛的缎袄,下系一条素色棉裙,发髻梳得一丝不苟,仪容端庄依旧,但那双平日里沉静如水的杏眼里,却闪烁着难以抑制的激动与钦佩光芒。

薛宝钗盈盈一礼。

“宝钗见过大人。”

“不必多礼,坐。”

苏慕白这才放下笔,抬手示意,眼神很是柔和。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