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再问突厥策(1 / 4)
王夫人点了点头附和着说道。
“母亲说的极是,薛家这明摆着就是敬酒不吃吃罚酒。”
“这么多年了,薛家被我荣国府所庇护。”
“薛家但凡有点脑子也该知道感恩。”
“如今为了三十万两银子,薛家就这么玩心眼,这么多年咱们荣国府真是扶持了个白眼狼出来。”
“母亲,您只管吩咐吧,儿媳这次一定让薛家知道知道,京师脚下,不是她们这种低贱的商贾能够玩得转的。”
看着王夫人一副怨愤的模样,贾老太太淡然说道。
“现在你倒是来劲了,早干嘛去了。”
“行了,别在这说漂亮话,这次的事情你要是再给我办砸了,我看这半个家你也不用再管了。”
王夫人听得心里一阵发冷,随后赶忙表态道。
“母亲放心,这一次儿媳绝不会再让您失望了。”
随后贾老太太也是将计划简单和王夫人聊了聊,开始了对薛家的谋划。
接下来的两天时间里,荣国府倒是异常的平静。
薛家一家三口搬离了荣国府,住到了薛家在京师的府邸之中。
而后薛家表面上就是安排着薛家的生意,私下里悄悄的想办法在接触苏慕白和林家。
王夫人自然也没有闲着,按照贾老太太的安排,开始给薛家下套了。
再说苏慕白,在结束了休沐之后,苏慕白便重返了翰林院,担任翰林侍读一职。
对于苏慕白的晋升速度,翰林院众人可谓是羡慕的眼珠子都红了。
毕竟翰林院虽然是清贵之地,储相所出,有非二甲不得入翰林,非翰林出身不得入阁之说。
但会试三年一次,每三年都会为翰林院增添二三十名新鲜血液。
有人的地方自然就会有江湖,就算是翰林院也不会例外。
翰林院最不缺的就是状元探花。
这些人在刚进入翰林院时,都觉得自己必然是宰辅之才,匡扶社稷,封妻荫子不在话下。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很多人在翰林院熬上一辈子,最终只能以五品翰林侍读的职位乞骸骨颐养天年。
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
在家人眼中,他们是为家族光宗耀祖的进士。
但在翰林院,他们不过是最普通不过的一员。
家人的顶梁柱,社会的边角料,这就是最扎心又无奈的事实。
但苏慕白的异军突起,飞速晋升,却让众人羡慕的质壁分离。
但羡慕归羡慕,敢使坏的人却是一个都没有。
毕竟苏慕白的晋升并非是依靠裙带,而是实打实查办了江南的关税大案,整个余杭的官场掀了个底朝天,大半个江南的豪商都割肉保命。
这实打实的功绩,让众人无话可说。
毕竟易地而处,他们绝没有苏慕白的魄力和手腕,能把事情办的如此圆满。
因此苏慕白重回翰林院的第一天,也是迎来了同僚们的庆贺之声。
当看到这一幕时,苏慕白也是不由得回想起了前世一个影帝的采访。
这位影帝说在自己未成名时,身边总是会有各种各样的恶意。
但自己功成名就后,身边就全是好人还有和谐的声音了。
苏慕白现在也是体会到了这种感觉。
在苏慕白初入翰林院时,同僚们中有不少人都对苏慕白怀有嫉妒恶意。
觉得苏慕白就是命好,有一个吏部尚书的老丈人帮衬,换自己来自己肯定也行。
然而等苏慕白真正证明了自己之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