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署名之下(2 / 3)

加入书签

耗我”的《困兽》,也有我刚起步的《光与杯》的局部。评估意见一栏,用冷静客观的语言分析了我的风格演变、技术特点和潜在的市场可能性,最后结论是:具备独特的情感张力和视觉语言,建议纳入扶持观察名单。

    评估报告的落款,是一个在业内颇有声望的独立艺术评论人的名字。

    我的手指死死捏着那几张纸,指尖因为用力而泛白。血液冲上头顶,耳边嗡嗡作响。

    他不仅口头说了“很有天赋”。

    他付诸了行动。

    在我还在为一张名片、一句肯定而心绪不宁、自我怀疑的时候,他已经不动声色地,为我铺好了一条,我连想都不敢想的,通往“光”的路径。

    “这……这是什么?”我的声音干涩得厉害,带着不敢置信的颤抖。

    “一个机会。”沈恪倚在门框上,语气平淡得像在谈论天气,“评估报告是客观的。协议草案,你可以找律师看。参不参加,你自己决定。”

    我自己决定……

    他把选择权,再次抛给了我。可这一次,他抛过来的,不是回不回家的选择,不是去不去晚宴的选择,而是一个……可能彻底改变我人生轨迹的选择。

    “为什么?”我抬起头,看向他,眼眶发热,声音带着哽咽,“你为什么要做这些?”

    契约里,不包括这些。

    沈恪深邃的目光落在我脸上,那里面没有施舍,没有怜悯,也没有我熟悉的掌控欲,只有一种深沉的、我看不懂的平静。

    “王媛,”他叫我的名字,声音低沉而清晰,“你的署名,不应该只出现在那些无人问津的插画合同上,或者,仅仅作为我沈恪‘女友’的附属品。”

    他的话语,像一把精准的手术刀,剖开了我内心深处最隐秘的恐惧和渴望。

    “它应该,出现在你自己的画作右下角。”

    “出现在展览的简介栏。”

    “出现在,它本该在的地方。”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我手中那份沉甸甸的文件。

    “我只是,把通往那个地方的其中一条路,指给你看。”

    “走不走,怎么走,”他直视着我的眼睛,一字一句,重若千钧,“看你。”

    说完,他直起身,没有再停留,转身离开了画室门口。

    我独自站在原地,手里紧紧攥着那份文件,像是攥住了通往另一个世界的门票。泪水终于不受控制地夺眶而出,不是出于悲伤或难堪,而是因为一种巨大的、几乎要将我淹没的震撼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