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基建种田,爹,咱们先定个小目标! 第三十八章:始皇考校(2 / 3)
思乱想,勾画了一幅未来道路规划之草图,或可略表儿臣心中所想,请父皇御览。”
献图?道路规划?
这个举动出乎所有人意料!在众公子或引经据典或空洞表态之时,赢昊竟然拿出了一幅实实在在的“图”!
在始皇的示意下,两名内侍上前,小心翼翼地协助赢昊,将那张巨大的纸卷在御阶前缓缓展开。
只见图纸之上,用炭笔勾勒出山川河流的大致轮廓,中心位置标明了咸阳。而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一条条用粗重线条描绘出的、以咸阳为中心,如同蛛网般向四面八方辐射开去的道路网络!这些道路并非随意勾画,许多都与现有的主要驰道重合,但又延伸出更多分支,连接起更多的郡县、关隘、乃至一些重要的资源产地。图纸虽然笔法稚嫩,线条歪扭,有些地方的地理标注也未必精确,但那份宏大的格局、清晰的脉络,以及将帝国视为一个有机整体进行连接的思路,却跃然纸上!
“父皇请看,”赢昊走到图前,指着图纸解释道,“此图并非精确舆图,仅是儿臣设想之蓝图。儿臣以为,治国之要,在于‘通’与‘达’。政令不通,则中央如臂使指无从谈起;物资不达,则富庶之地与贫瘠之所天差地别;信息不畅,则边关危殆朝廷难知。”
他的手指沿着一条主干道划过:“若能将现有驰道,以此图为参照,逐步拓宽、加固、延伸,形成一张覆盖更广、更为便捷坚固的道路网络。则——”
“大军调度,可朝发夕至!”
“商旅往来,货物流通加速,赋税之源自然丰沛!”
“政令文书,依托轻便纸张,经此网络,可迅速传遍帝国每个角落!”
“各地灾情、民变,亦能通过此网络快速上报,朝廷可及时应对!”
“乃至文化教化,亦可随着道路与纸张,更顺畅地播撒四方!”
赢昊的论述没有华丽的辞藻,每一个好处都紧扣着“道路”这个实实在在的载体,逻辑清晰,目标明确。他描绘的不是一个虚无缥缈的道德理想国,而是一个血脉通畅、反应迅捷、实力强大的实体帝国!
他最后总结道:“故此,儿臣浅见,守成需固本,开拓需利器。不断完善此等国之血脉筋骨,使其更强健,更通达,辅以父皇圣明决断与律法秩序,则大秦基业,自当稳如泰山,并可图万世之发展!此非舍本逐末,乃是强根固本之道!”
殿内一片寂静。
所有人都被这张看似粗糙却野心勃勃的蓝图,以及赢昊那番紧密结合实际的论述镇住了。这与淳于越空谈的“分封古制”形成了鲜明对比!一个指向过去,一个谋划未来;一个依赖虚幻的道德秩序,一个依靠实实在在的工程与效率!
李斯眼中精光闪烁,作为注重实效的法家代表,他太清楚这张图背后代表的行政和军事价值了!章邯更是心潮澎湃,他亲眼见过“水泥”的潜力,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