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老百姓心里有杆秤!(1 / 2)
没过几天,清源县“优秀党员表彰大会”在县礼堂召开。
许怀瑾胸前别着党徽,站在台上接受县委书记周怀安的颁奖。
“许怀瑾同志临危不惧、舍己救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党员的初心使命!”
县委书记周怀安当场宣读表彰决定,授予许怀瑾“清源县优秀党员”、“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称号,并奖励五千元奖金!
现场掌声雷动。
许怀瑾并没有把奖金据为己有,散会后直奔县城商场,把奖金全换成了米面油、棉衣和学习用品,拉着满满一三轮车回了村。
他挨家挨户走访孤寡老人,贫困党员,还给孩子们分了书包和文具。
接下来的日子,许怀瑾忙得脚不沾地。
县里组织了事迹报告团,在全县各乡镇、机关单位巡回宣讲。
报告会上,许怀瑾没过多讲自己的功劳,而是重点讲述火灾中村民如何互帮互助,上级如何全力支援,党和政府如何关怀百姓。
他的报告朴实真诚,一次次赢得雷鸣般的掌声。
每次报告结束,总有不少人围上来索要联系方式,请教基层工作经验。
许怀瑾的名声迅速传开,甚至市里都有领导注意到了这个踏实肯干、不居功自傲的年轻村官。
……
腊月的寒风刀子似的刮在脸上,许怀瑾踩着积雪从工地回来。
重建房的地基刚打好,施工队要返乡过年,他跑前跑后核对建材清单,冻得鼻尖通红,眉梢都凝了白霜。
“许书记,喝碗热粥暖暖身子!”
李奶奶颤巍巍端着碗红薯粥追出来,“这都年二十七了,你天天泡在工地上,自个儿的年货都没备吧?”
许怀瑾接过粥碗,笑着说道:“奶奶您放心,我年轻扛冻!地基得盯紧点,开春才能顺顺利利盖房。”
他“吸溜吸溜”地往嘴里扒拉着红薯粥,眼角瞥见帐篷区挂起的红灯笼,这才惊觉年关真的近了!
这些天他忙得脚不沾地,走访孤寡老人,慰问困难老党员,帮留守儿童视频连线在外打工的父母,连县里的宣讲会都是抽着空去的。
村民们看在眼里,谁家做了饺子、炸了鱼都往他帐篷里送,倒比自家过年还热闹。
许怀瑾正和李奶奶拉着家常,忽然接到组织委员李哲的电话。
“怀瑾,你赶紧来一趟!”李哲语气凝重,“我在镇里值班,见你们村有几个妇女来上访,说你在救灾补助发放上偏心!”
许怀瑾心里一沉,连忙借了辆摩托车赶往镇政府。
旁边的李建勇不放心,匆匆喊了几个人,开着拖拉机跟了过去。
刚进镇政府大院,就听见接待室里吵吵嚷嚷。
刘婆子正拍着桌子哭嚎,几个女人在一旁帮腔,引得不少干部探头张望。
“没天理啊!俺男人为救火伤了腰,到现在没人管啊!”
刘婆子一把鼻涕一把泪,“驻村的许书记偏心!就知道照顾庄西头的人,俺东头的就不是人?”
正当闹得不可开交时,许怀瑾匆匆赶来。
他先跟接访的李哲打了个招呼,接着问道:“刘婶,刘叔什么时候受的伤?我怎么不知道?”
刘婆子一愣,随即哭得更凶了,“就救火那天伤的!你眼里只有王老五他们,哪看得见俺们?”
其他几个婆娘见状,也纷纷跟着起哄。
“就是!俺男人救灾时也摔断了腿,躺炕上动不了!”
“你给西头王老五家补了五百,凭啥不给俺们补?你就是偏心!”
“你个外来的书记,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