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他们给得太多了,我再不同意就是蠢(3 / 4)

加入书签

,轻轻拍了拍手中的麦克风,示意大家安静。

    他的眼神中流露出一丝得意,显然对现场的反应颇为满意。

    待喧嚣逐渐平息,扭壁坚清了清嗓子,继续说道:

    “我理解各位的好奇,但请允许我逐一解答,是的,正如我刚才所说,怡和洋行已经完成了股权结构的调整,重新回到了英资的怀抱。

    这一决定是基于以亨利·凯瑟克先生为首的英资财团与林浩然先生经过长期谈判的结果,旨在促进怡和洋行的长远发展。”

    说到这里,扭壁坚特意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位记者,仿佛想看看记者们是什么反应。

    接着,他话锋一转,继续说道:“当然,在此,我们也必须向林浩然先生表达最深的感谢,感谢他将怡和洋行的控股权让出来,让怡和洋行走向更好的未来。

    尽管林先生曾短暂地担任过怡和洋行的控股人,但我们都清楚,怡和洋行根植于英资财团的深厚土壤,拥有着悠久而辉煌的历史。

    它是一家流淌着纯正英国血统的企业,回归英资财团的怀抱,无疑是其发展历程中最自然且正确的选择,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接管发问,能回答的我们都会回答!”

    扭壁坚说完,便坐了下来。

    台下,记者们议论纷纷。

    莫非,林浩然遭到了不公平对待,被迫将怡和洋行还回去的?

    这其中,涉及的内幕又是什么?此刻,众多记者都是满脑子疑问,想尽快得到解答。

    “亨利先生,我们非常好奇,为了重新夺回怡和洋行的控股权,你们付出了怎样的代价?”这时,一位记者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站起身来,直接向怡和洋行前大班亨利·凯瑟克发问。

    亨利·凯瑟克接过麦克风,面带微笑,但语气非常简短:“我们与林浩然先生是在和谐友好的氛围中,通过多轮深入谈判,最终达成了此次股权调整的决定,至于具体的细节,那是商业机密,不便在此透露,稍后,怡和洋行会对外发布一个公告,该公布的我们会公布。”

    显然对于具体的谈判过程和条件,亨利·凯瑟克并不打算向外界透露更多。

    对他而言,他恨不得这些记者就只需要知道,怡和洋行重新回到他们凯瑟克家族手中,就行了!说完,他轻轻放下麦克风,目光扫过全场,仿佛在无声地宣告:这就是我们的答案。

    记者们虽然心有不甘,但面对亨利·凯瑟克如此明确的表态,也只能暂时按下心中的疑问,转而寻找其他可能的突破口。

    这时候,《东方日报》的记者已经站起来,话筒指向林浩然。

    “林先生,在与英资财团的谈判过程中,您是否遭遇过任何不公平的待遇呢?”

    “当然没有,正如扭壁坚先生所强调的那样,我们的谈判是在一个完全公平公正的环境中进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