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 章 爷就要她端!怎么,看不起爷?!(1 / 3)
李恪何等聪明,立刻洞悉了李泰的险恶用心。
他心中冷笑,面上却是不动声色,甚至带着一丝坦然。他侧过身,先是对李承乾微微颔首,表示赞同,随后看向李泰微笑道。
“四弟所言,是关心则乱!不过,在我看来,林侯之心,怕是不全然在朝堂中枢之上一时的得失荣辱。”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李承乾,最终落回李泰脸上:“他曾与我言,大唐疆域辽阔,四方未靖,好男儿志在四方!”
“譬如西域,广袤万里,乃我大唐与诸国交通之要冲,恪不才,愿效仿班定远,若能永镇其地,扬我大唐国威,护佑商路畅通,使西域永固,方不负此生!”
“此等功业,于国于民,岂不比在长安汲汲于名利更有意义?”
他这番话,如同在微澜的水面投下了一块巨石!不仅明确回应了李泰的挑拨,更是当着太子和李泰的面,公然表明了自己“志在西域”,无意中枢之争的态度!
直接将李泰暗示的“结党”可能性,消弭于“为国戍边”的宏大志向之中。
李承乾闻言,先是微微一怔,随即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释然和复杂情绪。
他看向李恪的目光,少了几分审视,多了几分属于兄长般的温和与一丝赞赏。
他接口道:“三弟有此雄心,实乃大唐之福,父皇若知,必感欣慰。西域之事,确需得力之人镇守,若成,功在千秋!”
李泰胖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他万万没想到,李恪竟会如此直白地“自请远藩”!
他精心抛出的挑拨之语,如同打在了空处,不仅没能离间李承乾与李恪,反而让李恪趁机表明了心迹,赢得了李承乾暂时的安心。
他强扯出一个笑容,干巴巴地说道:“三哥志向高远,弟弟佩服!” 随后,便悻悻地转过头,重新将目光投向高台。
勋贵席上,窦奉节、侯元礼两人见林平安迟迟未至,都不禁冷笑连连。
这狗东西肯定是怕了,不敢来了!
长孙冲表面风轻云淡,实则内心巴不得林平安在这场辩道大会上丢尽颜面。
程处亮,程处默和尉迟宝琳等一众将门二代则是满脸焦急,因为约定论道的时间快到了,而林平安却还没有出现。
与高台之下皇子暗斗,勋贵云集的观礼席不同,在朱雀大街汹涌人潮的外围边缘,是另一番为生计奔波的市井景象。
各式小贩的叫卖声、食物的香气与人群的嘈杂混在一起,充满了烟火气息。
一辆简陋的木板车旁,武珝正与杨氏忙碌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