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疯狂赶工(2 / 2)

加入书签

现亚微米级的加工精度,这在当前的工业条件下完全不可想象。

"还差最后一步——深孔加工和表面硬化处理,"林舟站在小世界的车间里,看着那根即将完成的炮管毛坯,自言自语,"再过三天,第一根125毫米炮管就能出炉了。"

与此同时,更具挑战性的任务也在同步推进——坦克的"心脏"和"大脑":发动机与火控系统。

对于发动机,林舟采取了类似的双轨策略。在轧钢厂的机械车间,他带领团队公开研制大功率柴油机的基础部件——缸体、缸盖、曲轴等毛坯。

"这是为重型工程机械设计的新型发动机,"他对工人们解释,"要求更高的功率密度和燃油经济性。"

熟练的铸造工人们按照林舟提供的图纸,小心翼翼地浇铸着精密的发动机部件。

"林工,按你的要求,缸体壁厚减少了15%,但强度测试反而提高了,"机械工程师张伟兴奋地说,"这种结构设计真是巧妙!"

林舟点点头:"材料科学和结构设计相结合,才能获得最佳效果。接下来试试曲轴的加工精度。"

然而,发动机最核心的部分——高压共轨系统、精密涡轮增压器等,完全无法依靠当前的工业能力生产。

这些部件需要微米级的加工精度和特殊的材料,只能在小世界中秘密制造。

每天,林舟都会找各种借口独自工作几个小时,利用这段时间在小世界中全力以赴。

小世界空间里,未来的CNC数控机床正在高速运转,加工着那些看似不可能的零部件——喷油嘴直径精确到0.01毫米,涡轮叶片采用特殊耐高温合金,轴承间隙控制在微米级...

最棘手的难题是火控系统,这是真正的跨时代技术。

当时的坦克射击几乎全靠人工瞄准,而林舟设计的"猎-歼"式火控系统需要精密的光电设备、计算机、稳像装置等,这些都远超当时的技术水平。

在公开层面,林舟让苏雅带领一小组工程师研究基础光学元件和简单电路板,为"猎-歼"概念做理论铺垫。

"车长独立周视镜用于搜索目标,炮长瞄准镜用于精确打击,"苏雅在小组会议上讲解,"这种分工可以大大提高作战效率。"

工程师们对这个概念很感兴趣,但也有人提出质疑:"在颠簸的坦克上,怎么保证瞄准精度?现在的机械稳定装置误差太大了。"

"这就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苏雅自信地说,"林工有一套全新的稳像理论,我们正在尝试用机械-光学结合的方式实现。"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